-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6.1 课《芣苢》课文解读
目 录
1. 《芣苢》主题 7.从《芣苢》到《十亩之间》
2. 《芣苢》自然美 8.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3. 《芣苢》艺术美 9. 《诗经》对劳动的赞美
4. 《芣苢》的审美生成 10. 《诗经》里的劳动歌声
5. 《芣苢》是喜悦之情 11. 《诗经》里的“劳动光荣”思想
6. 《芣苢》:劳动的欢乐与崇高 12. 《诗经》中的劳动者呼声
1. 《芣苢》主题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采采芣苢, 薄言襭之。
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除了采芣苢之外,
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在
诗经里是很特别的一首。全诗只变换了采芣苢的几个动作,初读很难理解本诗的
主旨。
《诗序》曰: “《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可见, 当时的
妇女采集芣苢,能使无子者怀孕, 以孕着能保胎。这种和平年代乐有子的盛世景
象,是应归功于后妃的。朱熹所谓“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就是这个意思。依此,
《芣苢》诗的主题,便是美化后妃,粉饰太平,歌颂盛世。这篇作品和“子”的问
题有关系。
《韩诗》曰: “《芣苢》,伤夫有恶疾也。”薛君曰: “《芣苢》,泽泻也。芣
苢,臭恶之草,诗人伤其君子有恶疾,人道不通,求已不得,发愤而作, 以事兴。芣苢虽
臭恶乎,我犹采采而不已者。以兴君子虽有恶疾,我犹守而不离去也。”韩鲁说此
诗, 同为夫有恶疾而作。所谓“恶疾”就是不能生育,那么芣苢和怀孕有关,它和
“子”的关系也是密切相关。
刘向的《烈女传•贞顺篇》:蔡人之妻者,宋人之女也。既嫁于蔡,而夫有恶
疾。其母将改嫁之,女曰: “夫不幸,乃妾之不幸也,奈何去之?壹与之醮 ,终身不
改。不幸遇恶疾,不改其意。且夫采采芣苢之草,虽其臭恶,有始于捋采之,终于怀
1
撷之,浸以日亲,况于夫妇之道乎?彼无大故,又不遣妾,何以得去?”终不听。其母
乃作《芣苢》之诗。君子曰: “宋女之意,甚贞而壹也。”这也记载了芣苢能治疗
不孕的事情。
从以上资料似乎可以下结论,说《芣苢》的主题就是妇女采芣苢渴望得
子。但是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里说: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
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
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此则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
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从此可以看出说它是一首关于妇女
在劳动时所唱的歌谣 ,并且能明显的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而且越采越多,直到
满载而归。元人吴师道: “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因此它又
是一首劳动歌谣的诗。
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芣苢》的主题还在一直争论着,有不少研究著作都认
为它是一首关于“妇女劳动的诗”。如余冠英先生《诗经选》说它是“一首劳动
歌曲”。刘大杰先生《中国文学发展史》认为它“表现着人民的劳动生活”。高
亨先生在《诗经今注》中说提出: 《芣苢》是“劳动妇女在采车轮菜的劳动中唱
出的短歌”,并且解释, “芣苢,车轮菜的古名,可吃,劳动人民用它做副食。”还有
的学者认为在那个时代的穷人采来芣苢作为他们的食物。还有的认为当时的人
民以采芣苢作为咒术行为, 旨在通过语音上的类似达到产子的目的,这就好比今日
民间习俗中倒贴“福”字以喻“福倒(到)了”, “年年有鱼”喻“年年有余”一
样, 同为法术思维的类比联想产物。同样,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tm32的智能宠物喂食系统.doc VIP
- 辽宁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考试数学试卷.docx VIP
- 【高分复习笔记】方先明《证券投资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pdf VIP
- 智算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课后练习.doc VIP
-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VIP
- 12S522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docx VIP
- 智慧农业报告PPT模板.pptx VIP
- 作业1——职业生涯规划档案.doc VIP
- 北京交通大学1998年—2024年891通信系统原理真题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