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276-2009连铸坯热送热装节能技术规范.pdf

DB37T 1276-2009连铸坯热送热装节能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7.010F 01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铸坏热送热装节能技术规范2009-07-15发布2009-08-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276—2009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凯丽、陈力军、杨金光、林七女、李学涛、赵传东、费燕、王震河、刘红军。 DB37/铸坏热送热装节能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连铸坏热送热装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和数值修约。。本标准适用于连转坏热送热装运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弓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热送温度是指送到加热炉区域时连铸坏的表面平均温度,3.2热装温度是指装入加热炉时连铸坏的表面平均温度3.3热送热装技术是指通过优化输送过程,使连转坏热装温度高于400℃的技术。3.4热送率是指热送温度大于400℃的连铸坏量占连铸坏总量的百分比。3.5热装率是指热装温度大于400℃C的连铸坏量占加热炉入炉连铸环总量的百分比。4技术要求4.1工艺配置连铸坏热送热装技术四种传输途径工艺配置,如图1所示。 DB37/T1276—2009连铸坏输送辑道运输车辆堆垛*加热炉连坏输送辑道运输车辆保温坊★加热炉连铸坏输送辑道补热炉连练还输送辑道轧制图1连铸还热送热装技术工艺配置流程图4.2保温措施4.21输送辑道宜配置由上保温板、两侧保温板和下保温板组成的保温罩。4.22运输车辆车辆运输应配置保温罩。4.3指标要求热送热装节能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热送热装节能技术指标要求热送度热送率热装温度热装率℃℃%80090≥600≥655检测方法本标准表面温度测试和计算方法参照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值修约6.1本标准规定的指标参数的数值修约应符合GB/T8170的规定。6.2本标准规定的技术参数用于统计的量、单位和符号应符合GB3101的规定。2 DB37/录A(资料性附录)连铸还表面平均温度检测和计算方法A1检测范围每一批次连铸坏检测数量不低于连铸坏总量的40%。A2测点位置每只连转坏温度测点不低于5个点位,且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横向位于连铸坏中点。A3计算方法连铸坏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式中:I连铸坏表面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i-第i次检测温度值;检测总次数。3 DB37/T-2009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