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煎药室规章制度
1.中药煎药室必须配备中药师(士),专门负责住院或门诊病人的中药煎药与管理工作。
2.领取中药剂时,煎药人员应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科别、地址、床号、日期、剂数等信息,确保无误。
3.煎药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规程和医嘱,按照药剂性能选择火候、时间进行煎煮,药汁量要符合要求,内服一般为100-150ml,外用可达500ml。
4.煎药时必须坚守岗位,防止药汁煎干,保证药液质量。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根据药材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特殊处理者要遵医嘱执行。药渣应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5.对于注明有特殊用药的煎煮,如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必须按照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6.煎药卡或标识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每个工序都有操作人员在签名。
7.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煎好的内服药与外用药必须标记清楚或有醒目标识。
8.使用中药煎药机和液体包装机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煎药器具应保持清洁,停止煎药时,先关掉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和联机插头,随后清洗擦干备用。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备用,并有使用标识。
9.加水量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计算公式计算,复核确认加水量是否适合。
10.汤药送抵病房或药房时,应请护士或收药人核对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收,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11.煎药人员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12.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煮。
13.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需要加强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设施建设
1.中药煎药室的面积应根据药量和煎药设备的大小合理配置。
2.中药煎药室应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平整、洁净、无污染,室内应配备排烟、排气、消防设施。
3.煎药工作台面应平整、清洁。
4.贮药容器应密封,做到防尘、防霉、防污染。
5.用过的盛药器具应及时洗刷干净,严格消毒后再盛药。
6.室内应备有量杯、过滤器、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二、煎药操作规程
以上已详细介绍,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医嘱,确保煎药质量。
总之,中药煎药室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对于保证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和中医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执行以上规定,做好煎药工作,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1. 煎药时必须遵守医嘱和操作规程,使用适宜的煎药容器,如砂锅、瓦罐、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禁止使用铁器。确保每个环节准确无误,避免出现差错。
2. 对于一般药物的煎熬,除粉剂等不宜清洗的药物外,应先清洗干净,然后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药用水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为宜,如遇花、草类药物或煎熬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减水量。煎熬时间应根据药剂的性能确定。解表药、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15-20分钟即可;一般药煎3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分钟至一小时。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使药料受热均匀。药剂第二煎的时间略缩短。每剂药一般煎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煎药量:儿童服用一般煎至50-150毫升,成人服用一般煎至200-300毫升。
3. 对于特殊药物的煎熬,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要求的中药,应按医嘱进行,确保煎药质量。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入其他药同煎。后下药且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下同煎5分钟即可。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开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另煎药应切成小薄片一般煎2小时左右,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药熬时间(用水适量)。溶化药(烊化)应在其他药煎至预定量时,将溶化之药置于去渣药汁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即可。泡服药用开水半杯或将煎好的药汁趁热浸泡(须加盖)10-15分钟,待降至适当温度时滤出药汁。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适量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凡有绒毛或细小籽粒及需包煎药物应装入布袋扎紧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4. 质量、技术基本要求包括药渣煎透度、药汁浓度和住院病人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率。药渣煎透度要做到三无(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合格率≥90%;药汁浓度要做到汁浓味厚,合格率≥90%;住院病人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率≥95%。
5. 煎药时要认真核对与复写的原始处方是否相符,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注意另包药的投下时间和煎煮方法。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容器严格区分和标示。煎好的药液一定要装入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的容器,严防污染。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煎药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1. 中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