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_T 1647-2010桑蚕鲜茧分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39DB37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1647--2010桑蚕鲜茧分级(茧层率法)2010 - 08 - 02 发布2010-09-01实施发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7/T 1647—2010言前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泰安市技术监督情报所、山东泰安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彤、米爱娟、谢清忠、张勇、贾春梅、颜晶晶、李波、冯磊、巩晓、刘英铸葛凤杰。 DB37/T 1647—-2010桑蚕鲜茧分级(茧层率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茧层率法确定桑蚕鲜茧的质量要求、分类、分级规定、补正规定、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桑蚕鲜茧质量分级及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9111桑蚕干茧检验方法GB/T19113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3术语和定义GB/T 9111、GB/T 191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茧层率茧层量占全茧量的百分率。4鲜茧分类鲜茧分上车茧和下茧。一上车萤分上茧和次茧。下茧为级外品,分以下四类:a)双宫茧类;b)黄斑茧、柴印茧和薄头、薄腰、穿头茧类;c)薄皮茧、印头茧、烂茧类;d)口茧类。5分级规定5.1基本级分级条件根据鲜茧层率决定基本等级,基本等级分级条件见表1。5.2补正定级在确定基本等级的基础上,再辅以上车茧率、色泽匀净度、层含水率、好蛹率等项目进行补正,核定最终等级。1 DB37/T 1647--2010基本级分级表分级项目,级茧层率,%分级项目,级茧层率,%≥27. 010≥21.0特2≥26.511≥20.5特1≥26. 012 ≥20. 01≥25.513≥19.5≥25.014≥19.023≥24.515≥18.5≥24.016≥18.045≥23.517≥17.56≥23.018≥17.0≥22.519≥16.57≥22.020≥16. 089≥21.5注:表中所列茧层率分级数值均为下限值,20级以下为级外品。6抽样在交易的鲜茧中,采取多点随机抽取的方法从上车茧中抽取有代表性样茧500g,作为检验用茧检验方法77. 1色泽检验7.1.1器具a)售茧台;b)样茧篮(或样茧袋)检验方法7. 1.2将交易的鲜茧倒在售茧台上平铺,用肉眼观测鲜茧评定色泽,确定色泽优劣,做好记录。7.2匀净度检验7. 2. 1器具a)检验台;衡器:量程≥500g,分度值≤5g;量程≥50g,分度值≤0.1g。7. 2.2检验方法将抽取的500克样茧置检验台上,按GB/T9111的有关规定选出上茧、次茧和下董,分别称量,做好记录。按式(1)计算匀净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茧质量匀净度(%)二x100(1)上车茧质量2 DB37/T 1647--20107. 3上车茧率检验根据7.2.2中记录的上茧、次茧和下茧的质量按式(2)计算上车茧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车茧质量上车茧率(%)x100:(2)受检蚕茧质量7.4好蛹率检验7.4.1器具a)检验台;剪刀或削茧刀;盛蛹器;d)样茧篮(或样茧袋)。7.4.2检验方法7. 4. 2. 1将选出的下茧去掉,次茧重新混入上车茧内,混匀后随机抽取并称准50g茧量,数准粒数,做好记录。7. 4. 2. 2将.50g茧削开茧层,倒出蚕蛹和蜕皮,察看倒出蛹有无毛脚茧、内印茧、蚕茧、死笼茧、出血蛹茧等,记录非好蛹茧粒数,检验好粒数。7.4.2.3按式(3)计算好蛹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好蛹粒数好蛹率(%)x100(3)50g上车茧粒数7.5茧层含水率检验7.5.1仪器革层含水率测试仪:9%≤量程≤30%;分度值≤0.5%。7.5.2检验方法用茧层含水率测试仪在交易的大批鲜茧中随机测试检验,记录数据。7. 6 茧层率检验在7.4.2.2中如发现污染茧层的死笼茧、内印茧、出血蛹茧等,用等量的好茧调换,复核茧壳粒数,称准茧层质量,按式(4)计算茧层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茧层量茧层率(%)=×100(4)全茧量8定级8.1基本等级确定根据茧层率,对照基本等级分级表(表1)确定基本等级。3 DB37/T 1647-20108.2补正规定色泽、匀净度补正见表2。8.2.1表2.色泽、匀净度补正规定色泽及匀净度补正规定匀净度不小于85.0%且茧层的外表洁白,光泽正常,茧衣蓬松升一级匀净度小于70.0%且茧层的外表灰白或米黄,光泽呆滞,茧衣菱癌降一级其余不升不降注:匀净度小于50.0%作次茧处理。8.2.22上车茧率补正见表3。表3上车茧率补正规定上车茧率,%补正规定上车茧率95.0不升不降90.0上车茧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