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间歇性电源与电动汽车充电协同调度技术导则2.docx

电网间歇性电源与电动汽车充电协同调度技术导则2.docx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FORMTEXT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 FORMTEXT 能源行业标准 FORMTEXT XX/T FORMTEXT XXXXX— FORMTEXT XXXX FORMTEXT FORMTEXT 电网间歇性电源与电动汽车充电协同调度技术导则 FORMTEXT Technology guideline for synergistic dispatch of intermittent generations integtrated to the power network and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发布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实施 FORMTEXT 发布 XX/T XXXXX—XXXX PAGE 1 电网间歇性电源与电动汽车充电协同调度技术导则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电网间歇性电源与电动汽车充电协同调度的技术架构和技术原则。 本导则适用于电力调度机构及接入电网的间歇性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29317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NB/T 32015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NB/T 33005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 29317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间歇性电源 intermittent power 发电出力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具有波动性、随机性、不完全可控性的电源,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类电源。 协同调度 synergestic dispatch 通过电力调度机构调度或引导,使间歇性电源和充换电设施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调节功率,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提高间歇性电源发电利用率,降低电网峰谷差率。 总则 协同调度目标是利用电动汽车充电与间歇性电源发电的互补性,发挥接入电网的间歇性电源和用电负荷的协同性,在电网平台上实现多种资源互补优化利用。 间歇性电源运营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营方、电力调度机构应积极参与协同调度,并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以满足协同调度的相关要求。 协同调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提高间歇性电源利用率、降低电网峰谷差率,促进节能减排。 间歇性电源、充换电设施与电力调度机构的数据通信网络必须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采取安全隔离措施,确保各系统及信息的安全性。 协同调度应保证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及电网、间歇性电源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架构 协同调度技术涉及间歇性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和电力调度机构,应采用分层分区控制模式。 电力调度机构作为协同调度上层发起者,负责对间歇性电源、充换电设施的运行信息综合处理,制定协同控制策略,并向下层响应者下发调度指令或引导信息。 间歇性电源及充换电设施作为下层响应者,负责上传运行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调度指令或引导信息生成相关设备的控制策略并执行。 协同调度技术应以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管辖范围进行分区控制,宜以地市级电力调度机构管辖范围为基本单位。 技术原则 间歇性电源 功率调整 容量10MW及以上间歇性电源电站应具备有功功率调节能力,能够实现有功功率的连续平滑调节。 容量10MW及以上间歇性电源电站应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电网调度机构下达的有功功率调度指令。 功率预测 容量10MW及以上间歇性电源电站应具备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具有0h~72h发电功率短期预测和15min~4h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功能。 容量10MW及以上间歇性电源电站每天按照电网调度机构规定的时间上报发电功率预测曲线,预测值的时间分辨率为 15min。 信息交互 容量10MW及以上的间歇性电源电站应具备与电力调度机构进行数据通信的能力。 并网双方的通信系统应以满足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通信业务的要求为前提,满足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及调度电话等业务对电力通信的要求。 间歇性电源电站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的通信方式、传输通道和信息传输由电网调度机构作出规定。 间歇性电源电站向电力调度机构上送的运行数据应满足GB/T 19963、GB/T 19964和NB/T 3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