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_T 343-2015绿竹笋(马蹄笋)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3_T 343-2015绿竹笋(马蹄笋)栽培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 02090 8DB33浙江省地國方标准DB 33/T 3432015代替 DB33/T 343. 12007, DB33/T 343. 22007绿竹笋(马蹄笋)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for Bamboo shoot of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201506-12发布2015-07-12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 343—2015附录A(规范性附录)绿竹笋用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A.1绿竹笋用林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方法病害名称防治指标防治措施1)加强竹林抚育管理,控制立竹密度,改善竹林透光通风环境竹煤污扇发病率≥1%2)及时清除病枝,并加以烧毁。3)用1%2%的石灰水驱除螺虫。(T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培土施肥。竹丛枝病发病率≥1%2 )在8月中印前及时剪除病技并烧吸,严重的竹株全株挖除并烧段3)严把检疫关,选好母竹。加强竹林抚育,改善竹林透光通风环境。竹锈病发病率≥1%2)及时清除病枝,并加以烧毁。(6用25%三唑酮500倍液~800倍液喷雾表A.2绿竹笋用林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方法虫害名称防治指标防治方法(1秋冬季竹林挖山松土。竹大象虫株率10%2) 捕提成虫。3)成虫期黑光灯诱杀4)适期挖卵或用40%吡虫加水3倍~5倍,喷涂产卵孔1)8月抚育竹林,可直接杀死幼虫。竹螺虫口密度40条/丛2)5月~6月间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用5%定虫隆1000倍液2000倍液喷杀,1)加强抚育管理,减少虫口数量。2)保护鼠虫、草龄等天敌昆虫。竹螺虫虫口密度≥80条/小枝3)笋期用尿洗合剂(0.5千克尿素、1.25干克洗衣粉、50千克水)进行防治。4)发生初期用40%虫嘛1000倍液~1500倍液喷杀。5)用15~2%的石灰水防治。竹笋夜螺虫笋率≥5%1)加强管理,清除杂草。2)利用黑光灯诱柔成虫。7 DB33/T 343—2015附录B(资料性附录)绿竹鲜笋质量分级B. 1鲜笋分级绿竹鲜笋按外观要求和规格大小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等级,见表B.1表B.1绿竹笋质量分级指标等级外观要求大小规格(千克/只)特级色泽金黄,笋体切面光滑鲜嫩,笋形优良,新鲜幼嫩,无损伤,0. 75一级无病虫害,笋尖无青绿色,无拔节,≥0. 5~0. 75二级形态完整,整洁,无损伤或微损伤;新鲜幼嫩,笋尖无青绿色。0. 3~0. 5三级形态完整,微受损,笋尖有少许青绿色。0. 2~0. 5 DB33/T 343—2015附录C(资料性附录)绿竹(马蹄笋)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绿竹(马蹄笋)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图C.1绿竹(马蹄笋)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DB33/T 343—2015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无公害马蹄笋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343.1—2007和DB33/T343.2-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有关检测方法的引用文件:增加了秆基、秆柄、笋穴施3个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对造林种苗检验规则的有关条款:修改了散生状裁培的含义和相关内容对淘汰老龄竹进行了修订:修订了肥料用量标准:增加了竹林减灾技术。包括竹株开花、台风危害、低温冻害等相关内容:除了对竹笋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平阳县林业局、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小平、朱如云、岳晋军、温从辉、袁金玲、高贵宾、吴晓丽、杨吕棉、李新珏、王芯芯、林峰、金玉峰。本标准为第二次修订,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343.1-2002、DB33/T343.2-2002,DB33/T343.1-2007、 DB33/T 343.2-2007。I DB33/T343—2015绿竹笋(马蹄笋)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竹笋(马蹄笋)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竹林营造、幼林抚有、成林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竹林减灾等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绿竹笋用林的裁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绿竹笋 (马蹄笋)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以培育生产食用鲜笋为主:因其所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