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_T 918.1-2014血液信息系统基本建设规范 第1部分:血站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pdf

DB33_T 918.1-2014血液信息系统基本建设规范 第1部分:血站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1. 020C07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T 918.1—2014血液信息系统基本建设规范第1部分:血站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Blood information system basic infrastructure specificationsPartl: Blood bank information system basic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2014-03-20发布2014-04-20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 918.1——2014对每一装血液和血液标本进行惟一性信息标识,对血液、血液标本和献血者的信息标识进行关联,每一袋血液应追溯到对应的献血者和血液标本。7.4信息核查在标本管与留样针/静脉穿刺针分离前,对来源于同一献血者的采血装、血液标本管、献血登记表上的条形码进行核查,有不一致的,应提醒或警告。7.5信息盘点对采集血液、标本、献血登记表数量进行盘点,不符合一一对应的要求的,应提醒或警告。7.6献血者屏蔽根据献血间隔期或者献血者献血反应等信息,支持以系统自动或者人工方式对献血者进行暂时或永久献血屏蔽,记录屏蔽的状态、时间、原因、截止期等信息。8血液成分制备8.11信息登记记录成分制备相关信息,包括起始血液信息、制备后血液信息、制备人员、制备方法、制备环境、使用设备和物料。8.2信息核查8.2.1使用联袋制备时,在原袋和转移袋分离之前,对每个血袋上的条形码进行核对,有不一致的,应提醒或警告。8.2.2需要连接新的血袋(过滤、分装等)时,以按需打印的方式提供条形码标签打印功能,标签上的条形码应与原有血袭上的条形码一致。在血袭断离之前,对每个血袭上的条形码进行核对,有不一致的,应提醒或警告。8.3信息隔离对血液制备过程中发现的疑似不合格品进行信息标识和隔离。8.4信息追溯对制备前的血液和制备后的血液进行信息关联,确保同一来源血液信息的可追潮性,8.5制备规则管理提供血液制备规则信息库的建立、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提供制备规则的判定、控制功能。6血液检测9.1标本接收支持自动识别系统读取或人工方式录入标本标识信息,记录标本的来源、数量、采集时间、检测设备、检测试剂等信息。对接收的每一份血液标本进行惟一的信息标识,将该信息标识与对应的献血者、血液的信息标识进行关联,保证每一份血液标本都可追溯到对应的献血者和血液信息。5 DB33/T 918.1—20149. 2结果接收支持从全自动化血型鉴定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中自动读取血型以及各项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等国家规定的检测结果。支持人工承入检测结果。9.3重复试验结果登记记永酶联免疫检测或模酸检测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血液标本重复试验结果,9.4最终结论的判定支持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自动判定。ABO血型与RhD血型应与献血者的历史血型进行核对,存在不一致的,应提醒或警告。9.5最终结论的报告和利用支持各项检测项目结果和检测最终结论的电子报告的打印、导出、查询等,检测最终结论以电子数据传输,并为血液放行控制程序直接利用9. 6参数设置管理对血液检测系统运行参数,如检测试剂,提供权限控制。9.7献血者屏蔽血液检测最终结论为不合格的献血者,对其进行暂时或永久献血屏蔽,记求屏蔽的状态、时间、原因、截止期等信息。9. 8信息标识对检出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红细胞抗体的献血者,应对该献血者及对应的血液和血液成分进行信息标识。9. 9集中化检测支持通过可移动载体或者网络等方式对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委托方和受托方进行标本信息和检测报告信息的传输与接收。血液隔离与放行10.1血液隔离对等待检测(包括可能存在质量间题但尚未最后判定的)的血液和不合格血液进行信息标识与信息隔离。10.2血液交接记录进出血液隔离区域的血液及其交接信息,应包括血液信息标识、血型、品名、血量、交接时间、交接人等信息。在采集的血液接收入血液隔离区时,对每一袭血液的血型、血量与对应的血液采集记录中的血型、血量进行信息核对,有不一致的,应提醒或警告。10.3不合格血液的标识与报废6 DB33/T 918. 1—2014对检测不合格的血液,系统应自动标识为待报废状态。对外观不合格、异常采集和符合保密性弃血等其他不合格血液,可以人工方式标识为待报废状态。对标识为待报废状态的血液进行报废,记录血液报废信息,包括血液信息标识、血型、品名、血量、报废原因、报废时间、操作者等。10.4合格血液的判定与标签打印10.4.1依据血液检测结果、血液外观等对血液进行自动判定,判定为合格血液的,打印合格血液标签和献血屏蔽状态等。有惟一的条形码。已经放行进入合格品库的血液,再经制备、分装、转换后,应重新打印具有惟一性条形码的合格血液标签。一次只对一装血液进行合格标签打印并贴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