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B 66
安 徽
省 地
DB34
方 标 准
DB 34/T 1584.3—2012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第 3 部分:培育技术
Cultivation regulations on rei bamboo stands for shoot production Part 3: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2 - 02 - 23 发布
2012 - 03 - 23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34/T 1584.3—2012
前 言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 造林地;
——第 2 部分: 母竹;
——第 3 部分: 培育技术。
本部分为《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第 3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宁国市林业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桂仁意、徐慧琴、龚广彬、储德传、庄舜尧、陈荣、石邵松。
1
DB34/T 1584.3—2012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第 3 部分:培育技术
1 范围
DB34/T 1584 的本部分规定了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建园、幼林培育、丰产林培育、 覆盖高产林培育、有害生物防治、退化竹林改造、竹笋采收。
本部分适用于雷竹笋用林的生态高效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DB34/T 1584.1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造林地
DB34/T 1584.2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母竹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钩梢
用钩刀钩去或砍去竹梢顶部,以降低竹株高度,减少风雪为害,保护立竹。
3.2
覆盖
将鸡粪、竹叶、谷壳、稻草、杂草等有机物覆盖竹园地表, 利用有机物发酵增温, 以促进竹林提早 出笋。
3.3
垦复
深翻林地松土,挖去竹篼、老鞭的土壤管理措施。
3.4
立竹量
2
DB34/T 1584.3—2012
单位面积上活立竹的株数,用“株/hm2 ”表示。
3.5
立竹年龄
单株立竹存活的时间,用“年(龄)”表示。当年生新竹为一年生竹。
3.6
地下结构
地下鞭根系统的组成结构。
3.7
丰产林
竹笋产量超过 15 t/hm2 的林分。
3.8
高产林
竹笋产量超过 22.5 t/hm2 的林分。通常是采用覆盖技术培育的竹林。
3.9
退化竹林
由于不合理经营, 导致竹林土壤质量劣变、林分质量差、母竹留养困难、笋产量下降至其峰值 1/2 以下的竹林。
4 建园
4.1 造林地选择
按 DB34/T 1584.1 的要求。
4.2 林地整理
4.2.1 整地方法:全垦整地,清除石块、杂草(灌)。整地深度为 30 cm~40 cm。
4.2.2 开沟排水:平地、农田须开排水沟,每隔 10 m 开一条,沟宽 30 cm, 沟深 40 cm。
4.2.3 挖穴:挖穴 900 个/hm2~1350 个/hm2,穴长 60 cm,宽 40 cm,深 40 cm。
4.3 母竹选择
应符合 DB34/T 1584.2 的要求。
4.4 种植方法
4.4.1 种植时间:选择在雨季种植,以春季 2 月、梅季 6 月、秋季 10 月~11 月为宜。
4.4.2 造林密度:900 株/hm2~1350 株/hm2。
3
DB34/T 1584.3—2012
4.4.3 种植方法:种植技术要点是“深穴、浅种、鞭平、鞭土密接”。种植时,先回表土,母竹的竹鞭 平置,深 20 cm~25 cm,鞭土密接,下紧上松,表面做成馒头形。天气干旱时要浇水保湿,应一次灌 透。可单株或成丛种植,成丛种植可 2 株~3 株一丛;种植时竹鞭应水平。单株种植要求去鞭方向一 致,成丛种植时要求鞭向成离心状。
5 幼林培育
5.1 竹农间作
新造林地前两年可进行竹农间作, 以耕代抚。间种作物以能起固氮的豆类植物或能改良土壤的绿肥、 蔬菜、非攀援性瓜果类为宜,忌种高秆作物及耗肥量大的作物。
5.2 除草松土
根据杂草生长情况, 适时进行除草。同时, 一年 2 次结合施肥进行除草松土, 5~6 月除草松土 30 cm, 9 月~10 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 1799-2012曳引驱动可变速电梯安装验收技术条件.docx
- DB34T 2729-2016地理标志产品 三河米酒.docx
- DB34T 231-2014亳白芍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19-2012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docx
- DB34T 350-2012山核桃造林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66-2015九华佛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68-2015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409-2015栝楼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421-2018黄鳝池塘网箱养殖技术规程.docx
- DB34T 426-2015地理标志产品 天华谷尖茶.docx
- DB34T 1585-2012泡桐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91-2012茶树冻害气象指标.docx
- DB34T 1594-2012农业气象灾害现场调查规范.docx
- DB34T 1595-2012气象干旱过程等级.docx
- DB34T 1599-2012中涡1号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1-2012沿淮淮北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2-2012长毛兔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4-2018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5-2018茄子制种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6-2018乌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