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07.060
A 47
安
徽
省 地
DB34
方 标 准
DB 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
Grade of freeze injury for tea tree
文稿版次选择
2012 - 02 - 23 发布
2012 - 03 - 23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34/T 1591—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和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黄山市气象局。
本标准的起草人:姚筠、金飞胜、吴谨平、张建军。
II
DB34/T 1591—2012
引 言
茶树冻害是安徽省茶叶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茶树遭受冻害后不仅会造成当年春茶减产, 甚至 绝收, 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以后 1~2 年的生产效益。因此, 茶树冻害的监测、预警、防御、损失评估等 工作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茶树冻害的监测、预警、防御和评估以及相关的农业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都要涉及到冻害 指标问题, 但目前尚未有茶叶冻害方面的气象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因此有必要制定标准, 供大家统一 使用。
1
DB34/T 1591—2012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境内茶树冻害气象指标,界定了安徽省茶树冻害的相关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茶树冻害的监测、预警和评估。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日最低气温 daily lowest air temperature
气象观测中,百叶箱内一天的最低空气温度。
2.2
冻害 freeze injury
0℃或 0℃以下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2.3
气温直减率 temperature lapse rate
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变化率。
注: 本标准中气温直减率单位为 ℃? hm? 1 ,取 2 位小数。
3 茶树冻害等级农学指标
3.1 一级冻害
茶树树冠枝梢或叶片尖端、边缘受冻后茶呈黄褐色或红色,略有损伤,受害植株占 20%以下。
3.2 二级冻害
茶树树冠枝梢大部分遭受冻害, 成叶受害变成赭色, 顶芽和上部腋芽变成暗褐色, 受害植株 20%~ 50%。
3.3 三级冻害
茶树秋梢受冻变色,出现干枯现象,部分叶片呈水渍状,枯绿无泽;天气放晴后,叶片卷缩干枯, 相继脱落,上部枝梢逐步向下枯死,受害植株 51%~75%。
3.4 四级冻害
2
DB34/T 1591—2012
茶树当年新梢全部受冻,失水干枯,生产枝基部冻裂,受害植株 76%~90%。
3.5 五级冻害
茶树骨干枝冻裂, 形成层遭受破坏, 树液外流, 叶片全部受冻脱落, 根系变黑、裂皮、腐烂, 受害 植株 90%以上。
4 茶树冻害等级气象指标
茶树冻害气象等级指标由表 1 给出:日最低气温为茶园的日最低气温,可利用气温直减率(附录 A)由气象台站观测值推算出。
表1 茶树冻害气象等级指标(日最低气温)
单位为℃
冻害等级
日最低气温
一级冻害
-5.0~-8.0
二级冻害
-8.0~-10.0
三级冻害
-10.0~-12.0
四级冻害
-12.0~-15.0
五级冻害
≤-15.0
3
DB34/T 1591—2012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茶园气温的估算方法
A.1 茶园气温的估算方法
实际应用中,由于茶园所在位置一般没有气象观测站,其气温可以由(A.1)式估算:
T茶=T ?
T茶=T ? 茶 ×γ ............................. (A.1)
100
式中:
茶T ——茶园的气温(℃);
茶
T ——茶园所在地气象台站观测的气温(℃);
Z茶 ——茶园海拔高度(m) ;
Z ——茶园所在地气象台站观测的海拔高度(m);
γ ——茶园所在地区气温直减率(℃? hm? 1 ),由表A.1 给出。
A.2 黄山和大别山区不同坡向气温直减率
表A.1 黄山和大别山区不同坡向气温直减率
单位为℃? hm? 1
山名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黄山
南坡
0.41
0.43
0.47
0.49
0.55
0.56
0.59
0.60
0.56
0.50
0.45
0.39
0.50
黄山
北坡
0.36
0.38
0.43
0.47
0.52
0.56
0.61
0.58
0.51
0.45
0.41
0.35
0.47
大别山
南坡
0.36
0.50
0.45
0.38
0.51
0.51
0.54
0.59
0.51
0.46
0.38
0.3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 1799-2012曳引驱动可变速电梯安装验收技术条件.docx
- DB34T 2729-2016地理标志产品 三河米酒.docx
- DB34T 231-2014亳白芍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19-2012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docx
- DB34T 350-2012山核桃造林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66-2015九华佛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68-2015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409-2015栝楼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421-2018黄鳝池塘网箱养殖技术规程.docx
- DB34T 426-2015地理标志产品 天华谷尖茶.docx
- DB34T 1594-2012农业气象灾害现场调查规范.docx
- DB34T 1595-2012气象干旱过程等级.docx
- DB34T 1599-2012中涡1号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1-2012沿淮淮北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2-2012长毛兔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4-2018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5-2018茄子制种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06-2018乌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610-2018淮北麻鸡种鸡饲养管理规程.docx
- DB34T 1639-2012农产品追溯信息采集规范 禽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