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特拉津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
脱希尔又名脱希尔,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消毒之一。国外对阿特拉津的一般毒性研究较多, 但对其致突变性研究报道较少, 且结论不一
1
1.1 测试对象
为市售38%阿特拉津水悬浮剂 (吉林化工厂生产) 。
1.2 受试菌株和s9
应用TA97、TA98、TA100、TA102作为试验菌株, 四个菌株均由美国加州大学Ames实验室提供, S9由我院劳动卫生教研室制备, 二者经鉴定均符合实验要求。
1.3 实验动物及分组
实验动物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各组实验均选用健康昆明种小白鼠, 随机分为5组, 即阴性对照组、阿特拉津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
1.4 测试方法
1.4.1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试验设0.5, 5.0, 50.0, 500.0 μg/皿 四个剂量组, 另设一个自发回变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 阳性对照物为不加S9的敌克松、叠氮钠、丝裂霉素C和加S9的2-氨基芴。试验结果以三皿两次重复试验的平均菌落数表示。用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菌落数的比值 (MR) 来判定受试物诱变活性, 凡MR≥2, 且呈剂量-反应关系者为阳性。
1.4.2 g的分组
选用健康雄性小白鼠体重18~25 g共50只, 随机分为5组, 每组10只。即阴性对照组 (生理盐水) , 阿特拉津低剂量组1/16 LD
1.4.3 小鼠骨髓内治疗
选用健康小白鼠体重20~26 g共64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5组, 每组8只。各组给药剂量同精子畸形试验。间隔24小时分两次灌胃给药, 于第2次给药后6 h将动物脱颈椎处死, 取其胸骨剃去肌肉, 用弯止血钳挤取骨髓液涂在预先滴有一滴小牛血清的玻片上混匀涂片, 用甲醇固定10分钟, 取出晾干, 用1∶10的Giemsa染液染色12分钟, 水洗后晾干镜检。每只小鼠采用双盲法镜检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 (PCE) , 观察含有微核的PCE数, 并计算微核率 (‰) 。
1.4.4 统计数据和处理方法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用χ
2
2.1 阿拉津对大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恢复影响为ta97、ta8、ta100和ta102
四个剂量对应菌株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的2倍以上, 结果阴性 (见表1) 。
2.2 亚特拉津对大鼠精气畸形率的影响
由表2可见, 阿特拉津仅高剂量组 (438 mg/kg) 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 差异显著 (
2.3 亚麻金对大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阿特拉津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阿特拉津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3 阿特拉津对精子畸形率的影响
阿特拉津在环境中常有残留。有研究表明, 3 ppb的阿特拉津可使仓鼠染色体断裂, 杀死水底节肢动物,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有人则认为阿特拉津威胁并非很大
本研究的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 阿特拉津高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
微核试验的结果表明, 阿特拉津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
Ames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加及不加S9的各菌株的MR值均小于2, 且无剂量-反应关系, 为阴性。阿特拉津致突变阴性的结果与M J Ruiz
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 虽然不能肯定阿特拉津为致突变物, 但阿特拉津的环境危害已有目共睹,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当前大面积推广使用的今天, 阿特拉津的使用量应受到限制。另外, 由于致突变不致癌及致癌不致突变物质的存在, 我们应进行阿特拉津致畸、致癌实验, 以进一步确认其对人确实无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