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题词《魏灵藏造像记》.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灵藏造像记》 ;《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无年月,无撰书人姓名,在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龙门精品之一。清乾隆年间钱塘黄易访拓后始显于世。书法酷似《杨大眼造像记》,或疑同出一手。楷书,十行,行二十三字。;额楷书题“魏灵藏”三字,额左题“薛法绍”三字,共九字,但中间一行“释迦像”字略大于两侧。北魏造像每用别体字,此记尤多。 ????《广艺舟双揖》将此记列入“能品下”,并云:“若《杨大眼》、《魏灵藏》、《惠感》诸造像,巨刃挥天,太刀砍阵.无不以险劲为主。” ???;?乾隆拓本第三行“腾空”之“腾”字“马”部可见,“空”字未损。共应二百一十五字。有一裂纹,自左上第二行斜下至第一行第十四字处。中有四处当是空格无字。光绪拓本〖空〗字已泐大半。民国十年凿损百余字。碑额已仅存“藏迦像薛法绍”大字矣。 ????;《魏灵藏造像记》应是方笔露锋之典型代表,因此最显见用笔之妙。起笔都将锋颖露在画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细锋引入,煞有情趣;即使画也挺直有力,折笔显见方棱;收笔处,有时敛毫便止,有时放锋犀利,有时如《宝子》之上扬。;笔画或大或小,大者纵矛横戈,如虎奔龙吟,小者轻微一点,如蜻蜓掠水,皆能顺势合情.绝无率意轻发。结体或取横势,或取纵势,皆极意显示雄踞盘关之威仪,怀隐瑰玉之神采。整篇看来,严整肃穆,端庄隽洁。 ?;??《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题记楷书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额,楷书三行九字,额中间竖题“释迦像”,字略大于两侧,额左题“薛法绍”,右题“魏灵藏”。北魏造像习惯用别体字,此题记尤多。;虽刻造时间无明确记载,但书法风格酷似同窟的“杨大眼题记”,或疑同出于一人之手,当属北魏刻石无疑。原石身高75厘米、宽40厘米、额高15厘米、宽15.5厘米,是龙门造像题记中碑刻和书法艺术的精品,也是龙门四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清乾隆年间钱塘著名学者黄易访拓后始公布于世。 ??;?《广艺舟双揖》将此记列入“能品下”,并云:“若《杨大眼》、《???灵藏》、《惠感》诸造像,巨刃挥天,太刀砍阵.无不以险劲为主。” ???乾隆拓本第三行“腾空”之“腾”字“马”部可见,“空”字未损。共应二百一十五字。;有一裂纹,自左上第二行斜下至第一行第十四字处。中有四处当是空格无字。光绪拓本“空”字已泐大半。民国十年凿损百余字。碑额已仅存“藏迦像薛法绍”大字矣。 ??;?此碑应是方笔露锋之典型代表,因此最显见用笔之妙。起笔都将锋颖露在画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细锋引入,煞有情趣;即使画也挺直有力,折笔显见方棱;收笔处,有时敛毫便止,有时放锋犀利,有时如《宝子》之上扬。;笔画或大或小,大者纵矛横戈,如虎奔龙吟,小者轻微一点,如蜻蜓掠水,皆能顺势合情.绝无率意轻发。结体或取横势,或取纵势,皆极意显示雄踞盘关之威仪,怀隐瑰玉之神采。整篇看来,严整肃穆,端庄隽洁。 《魏灵藏造像记》 ;《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无年月,无撰书人姓名,在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龙门精品之一。清乾隆年间钱塘黄易访拓后始显于世。书法酷似《杨大眼造像记》,或疑同出一手。楷书,十行,行二十三字。;额楷书题“魏灵藏”三字,额左题“薛法绍”三字,共九字,但中间一行“释迦像”字略大于两侧。北魏造像每用别体字,此记尤多。 ????《广艺舟双揖》将此记列入“能品下”,并云:“若《杨大眼》、《魏灵藏》、《惠感》诸造像,巨刃挥天,太刀砍阵.无不以险劲为主。” ???;?乾隆拓本第三行“腾空”之“腾”字“马”部可见,“空”字未损。共应二百一十五字。有一裂纹,自左上第二行斜下至第一行第十四字处。中有四处当是空格无字。光绪拓本〖空〗字已泐大半。民国十年凿损百余字。碑额已仅存“藏迦像薛法绍”大字矣。 ????;《魏灵藏造像记》应是方笔露锋之典型代表,因此最显见用笔之妙。起笔都将锋颖露在画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细锋引入,煞有情趣;即使画也挺直有力,折笔显见方棱;收笔处,有时敛毫便止,有时放锋犀利,有时如《宝子》之上扬。;笔画或大或小,大者纵矛横戈,如虎奔龙吟,小者轻微一点,如蜻蜓掠水,皆能顺势合情.绝无率意轻发。结体或取横势,或取纵势,皆极意显示雄踞盘关之威仪,怀隐瑰玉之神采。整篇看来,严整肃穆,端庄隽洁。 ?;??《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题记楷书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额,楷书三行九字,额中间竖题“释迦像”,字略大于两侧,额左题“薛法绍”,右题“魏灵藏”。北魏造像习惯用别体字,此题记尤多。;虽刻造时间无明确记载,但书法风格酷似同窟的“杨大眼题记”,或疑同出于一人之手,当属北魏刻石无疑。原石身高75厘米、宽40厘米、额高15厘米、宽15.5厘米,是龙门造像题记中碑刻和书法艺术的精品,也是龙门四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清乾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