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及开发现状
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棉花减少,棉价上涨,具有替代性的丝绸纤维需求显著增加。涤纶热销激活上游产业链。2011年上半年, 国内新增聚酯产能400多万t/a, 对苯二甲酸 (PTA) 暴利又引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同时, 日本地震灾害涉及年加工量近百万吨对二甲苯 (PX) 装置停产, 从而直接影响我国PX的进口, 导致PX价格掀起新一轮涨势。对PX、PTA的市场预测引起人们的兴趣。
1 化学纤维和纱线的速均有所提高
2010年化纤下游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下游品种的生产增速均有所提高, 特别是化学纤维、帘子布和无纺布的增速超过20%。1999—2010年我国化纤供求数量统计详见表1, 2010年国内各种化学纤维产量所占比例见图1。
1.1 4年—涤纶
2010年我国涤纶产量约2 513万t, 净出口约60万t, 消费量约2 468万t, 约为1999年的5.3倍, 增加约2 000万t;近10年, 涤纶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16.4%。自2005年开始, 涤纶产量超过消费量。1999—2010年国内涤纶供求数量统计见表2。
1.2 聚酯纤维行业的集中
2010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消费量约2 440万t, 约为1999年的4.8倍, 增加约2 000万t;近10年, PET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15.4%。至2010年, 建成投产的PET生产厂家约100家, 180套装置, 产能已达2 800万t/a。聚酯、化纤行业的布局也出现“三个集中”, 即向大企业集中, 向民营企业集中, 向东部发达地区集中。浙江省产能位居榜首, 占总产能的37.2%。PET装置规模在40万t/a及以上的企业2000年仅仪化公司一家, 2010年已经超过14家, 占总产能约31%。PET大型化、直接纺、低投入、低成本的新型实用技术, 大大促进了化纤及其原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升级换代。目前我国聚酯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0%。1999—2010年PET消费量统计见表3。
2 pta交付
2.1 pta装置的发展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 和PTA生产装置, 20世纪80年代之前, DMT为主要聚酯原料。20世纪80年代之后, 我国先后引进了多套PTA装置, 其中代表20世纪80年代技术水平的为扬子石化和上海石化的PTA装置已日臻完善;代表20世纪90年代技术水平的辽化分公司和仪征化纤PTA装置先后投产;2000年天津石化和洛阳石化PTA装置相继投产。近年来, 仪征化纤、扬子石化和上海石化等企业已对其PTA装置成功地实施去“瓶颈”增容改造;2002年后, 翔鹭、珠海、逸盛、华联三鑫、亚东石化相继投产;至2010年, 我国共有20家工厂、27套PTA装置建成投产, PTA总产能约1 553万t/a。国内已建PTA装置的现状见表4。
2.2 pta产能增长情况
1998年之前, 国内聚酯产能较低, 对PTA需求量不大。自2000年以来, 随着聚酯技术自主化和装备国产化的成功, 聚酯工业迅猛发展, 对PTA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002年, 我国PTA自给率仅有36.1%;2006年开始, 每年进口量低于50%。近年来, 国内加大了PTA装置的建设速度, 特别是PTA装置规模实现大型化、国产化, PTA自给率逐年提高。1999—2010年国内PTA供求状况详见表5。
由表5可知, 2010年国内PTA消费量约2 078万t, 净进口量约664万t, PTA自给率已达68%左右。近10年PTA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19.3%。
已知2010—2015年, 国内在建、拟建项目有12套PTA装置, 总产能超过1 500万t/a。如果拟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至2015年, 国内PTA产能将超过3 000万t/a。按照开工率90%计, 年产量将达2 700万t左右。
3 px供应
3.1 产量及分布
至2010年, 国内已建成的PX生产企业有13家, 共计15套装置, 总生产能力约809.1万t/a, 产量约644万t。隶属于中国石化的有8家, 生产能力合计406.8万t/a, 占全国产能的50.3%, 其中扬子石化生产能力最大, 为80万t/a。隶属于中国石油的2家产能共182.3万t/a, 占全国产能的22.5%。其他三家产能合计为220万t/a, 占全国产能的27.2%。国内PX生产厂家情况详见表6。
3.2 px产能增长情况
国内PX主要用于生产PTA。近年来, 随着国内聚酯工业的迅猛发展, PTA需求量大增。相对PTA的发展速度, 国内PX装置建设相对缓慢。PX项目主要依托大型炼油厂建设的芳烃联合装置, 由于其投资较大, 物料综合利用复杂等因素, PX产能增速明显滞后于需求, 国内PX缺口持续扩大。199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