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_T 3497-2019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DB37_T 3497-2019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 021. 01B 16DB37山東东省地方标准DB37/T3497—2019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2019-01-29发布201903-01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次前言II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防治原则防治技术4. 1育苗4. 1. 1苗床处理4. 1. 2选用抗病品种4. 1. 3种薯处理4. 1. 4高剪苗4.2大田栽插..4. 2. 1合理轮作4.2.2清除病残体4.2.3深翻改土4.2.4裁插4.3肥水管理4. 4收获后种薯处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甘薯根腐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DB37/T 3497—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夫云、李爱贤、案顿、王庆美、段文学、张立明、董顺旭、张海燕、解备涛,II DB37/T 3497—2019甘薯根腐病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甘薯根腐病防治原则、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甘薯产区根商病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T 1869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钾肥3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合理安全高效使用化学农药。将农药等有害物质在农田环境和粮食中的残留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以内,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4防治技术4.1育苗4.1.1苗床处理利用肥沃的的熟土作为床土,用50%甲基硫菌灵500-800倍液处理苗床。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标准规定。4.1.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好的适合当地生产需要的品种,如高抗根腐病的甘薯品种济薯25、济薯26等。4.1.3种薯处理排种前,剔除病、伤、冻薯块,精选健康薯作种薯,结合防治甘薯黑斑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8min~10min。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标准规定。4.1.4高剪苗苗床上薯苗高25cm以上时,在离地面5cm处剪苗,裁插于大田。 DB37/T 3497—20194.2大田栽插4.2.1合理轮作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年~3年轮作:在重病区与玉米、高案、谷子等作物进行5年以上的早地轮作。4. 2. 22清除病残体清除田间病薯、病株、病叶。4.2.3深翻改土发病地块深翻30cm左右。4.2.4裁插裁插前,薯苗基部6cm~10cm用45%代森铵水剂200~400借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泡3min~5min。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标准规定。将上述苗移栽至种植田或采苗圃中。待采苗圃苗长到35cm时,在离地面10cll~15cm处剪苗,栽插于留种田。4.3肥水管理增施腐熟有机肥料与钾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1868和NY/T1869标准规定。栽前浇水造摘,裁后15d及发病盛期前如遇干早浇水1次。4.4收获后种薯处理种薯入窖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者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3min~5min,晾干后入窖。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标准规定。2 DB37/T 3497—2019附录A(资料性附录)甘著根腐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A.1症状苗床、大田均可发病。苗床发病,症状一般较轻,病薯较健薯出苗晚,出苗率低。大田发病,叶片变黄,少数现蓄开花,严重时整株枯死,多数不结薯,即使结薯,薯块也小多畸形,有褐色至黑色圆凹陷病斑。A. 2传播途径根履病系典型土传病害,病菌主要集中在地表0cm25cm的土壤耕作层,通过灌溉、中耕等田间管理措施传播到健壮植株上。病残体、带菌有机肥、流水携菌以及,带菌种苗均是近传播的主要途径。A. 3发病条件其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21℃~29℃,最适温度27℃;土壤含水量10%以下,对病害的发展有利。6月下旬至8月份为发病盛期。3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