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分层检测(四十一)
[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故斛斯校书①庄(其二)
杜甫
燕入非傍舍,鸥归只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②,多惭鲍叔知③。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注] ①斛斯校书:指作者居于草堂时的邻居斛斯融,其人死后方授一官。斛斯,复姓。校书,职官名,古代掌理校勘典籍的官吏。②山阳作:《晋书》载,向秀经嵇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③鲍叔知:《史记》载,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燕入旧居、鸥归故池,好友斛斯融却已离开人间,颇有物是人非之感。
B.颔联写断桥不修,卧柳生枝,暗指故庄人迹罕至,呈现出一片破败荒凉景象。
C.颈联化用典故,表明心迹,“多惭”二字点明二人相知之深令管鲍自叹不如。
D.全诗写景寓情,借古叙事,步步咨嗟,字字入情,景、事、人、情浑然一体。
C [C.“点明二人相知之深令管鲍自叹不如”错,此处以鲍叔喻指斛斯融,表达了诗人自叹有负于知交之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起兴,写春夏时节,兰草和杜若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勃勃。
B.清幽的山林中,到处是红花紫藤,以乐衬哀,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C.这首诗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四季更替的自然风光,具有浓郁的隐居气息。
D.诗人以议论入诗,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诗并无生硬之感。
C [C.“隐居气息”错误。诗人主要是感慨时光流逝,繁花凋零,流露出人生失意之悲,但并未隐居之意。]
[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郡圃春晚
韩琦[注]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 韩琦,北宋名相,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闲居相州时的作品。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春水溶溶、落蕊飘香的景象,“满”写出春水平岸的气象。
B.杨花尽日飞歇,林鸟时见时藏,生机盎然,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C.虽然生活闲静,诗人的病情没有减轻,内心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放松。
D.诗歌描绘了郡圃的一派暮春景色,情景交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 [B.“生机盎然”说法错误。句意为:杨花一整天都被风吹起又落下,林中鸟儿一会出现一会又隐藏身影在树中。从“尽日”中隐隐可见诗人的闲愁,“又”、“还”,亦意在表现景物的不断重复,单调可厌,从而展示出诗人心境的烦闷、孤寂。所以这两句并不是表现生机盎然。]
4.后人评价韩琦诗作“随时抒兴,亦多寄托遥深”。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随时抒兴”可理解为即景抒情。诗歌前四句写溶溶的春水满池塘,微风送来几缕淡淡的清香,这是栏杆旁的春花正在随风飘堕;杨花一整天都被风吹起又落下,林中鸟儿一会出现一会又隐藏身影在树中。这两联描写春天的将逝。接下来写久治不愈的病并没有因为空闲而减退一分,在空闲时分才知光阴漫长;想要驱赶这万千愁绪,无奈因病无法饮酒,让这三个月时间白白流逝,哪里能承受。诗人由眼前春光逝去,产生伤春之愁;由自身年老多病,产生伤己之愁。是为“随时抒兴”。
“寄托遥深”即浅层情感下深藏的感怀。诗人曾为一国之相,如今闲居相州;晚春之愁和病体无力让诗人不由“万愁”升起:赋闲在家,白白流逝,想要国效力,却又年老多病。深深的无可奈何之情藏在字里行间,读之令人感伤。
答案 ①“随时抒兴”体现在诗人由眼前春光逝去,产生伤春之愁;由自身已至暮年,沉疴难愈,产生伤己之愁。②“寄托遥深”体现在诗人赋闲在家,时光难熬,有为国效力之心,却年老多病,万愁萦身,诗中蕴含深深的无可奈何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 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