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676---2013甘蔗凋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ibberella sacchari Summerell et Leslie2013-08-30发布201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3676—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跃庭、崔铁军、罗加凤、刘鹏、廖芳、张裕君。1
SN/T3676—2013甘蔗凋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甘蔗调萎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甘蔗种子、植株中甘燕凋萎病菌的检疫鉴定。2甘蔗凋萎病菌基本信息中文名:甘蔗调菱病菌学名:Gibberella sacchari Summerell et Leslie无性态:Fusariumsacchari(E.J.Butler)W.Gams分类地位:甘蔗萎病菌属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粪壳菌亚纲(Sordariomycetidae)、肉座菌目(Hypocreales),肉座菌科(Hypocreaceae),赤霉菌属(Gibberella)。无性态为Fusariumsacchari(E.J.Butler)W.Gams,属丝孢菌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Monil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刀菌属(Fusaium)。传播途径:病菌依靠带菌种子、种苗和病残体进行远距离传播。甘蔗调萎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3方法原理病原菌的为害症状、分离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作为甘燕调萎病菌的检疫鉴定依据。41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4.1仪器设备培养Ⅲ(直径90mm100mm)、三角瓶、镊子、手术剪、手术刀、接种针、棉纱、脱脂棉、酒精灯。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灭菌锅、常规冰箱(一20℃)、超低温冰箱(-70℃)。4.2主要试剂马铃薯、胡萝卜、番茄、葡萄糖、琼脂、青霉素、链霉素、乳酸、1.0%次氯酸钠(NaC1O)。5鉴定方法5.1症状检查5.1.1甘蔗种子挑选畸形、瘦小等可疑种子进行分离培养。1
SN/T3676—20135.1.2甘蔗繁殖茎将甘燕繁殖茎横切和纵切,检查燕茎是否变色(参见附录A),对变色的可疑材料进行分离培养。5.2病原菌的分离培养5.2.1培养基的制备马铃薯培养基(PDA)、胡萝卜培养基(CA)、麝香石竹叶培养基(CILA)、V8-汁培养基的制备参见附录B。5.2.2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甘蔗种子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将甘蔗种子放入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薪5min,灭菌水冲洗3次,用灭荫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PDA培养基平板上,每Ⅲ放置20~30粒,25℃~30℃.12h光照黑暗交替培养。培养3d后开始观察,发现乳灰白色可疑菌落,转接到CLA培养基平板上诱导大型分生孢子产生,紫外线能促进大型分生孢子产生;可疑菌落转接到CA或V8-汁培养基上诱导子囊壳的产生。培养3d后开始观察.记录菌落培养性状,观察大、小分生孢子和子囊壳的产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大、小分生孢子、子凳壳和子囊孢子的形状及大小。甘蔗繁殖茎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挑选出的甘燕材料剪成0.4cm×0.4cm小块,用纱布包好,放入1.0%的次氮酸钠溶液,消毒5min,灭菌水冲洗3次,用灭菌滤纸吸于水分后,置手PDA培养基平板上,每I放置3~4块,培养方法同。6鉴定特征6.1培养性状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大量垒长,开始灰白色,随时间逐渐变为紫色,培养6d~10d后菌落中产生分生孢子。在PDA上菌落边缘不整齐,生长较缓慢,生长速度约3.9mm/d,气生菌丝纤细。(参见图C.1)6.2形态特征有性态:子囊壳表生,青紫色,倒卵形,有疣状突起,表面粗糙。子囊梭形,开裂.内有子凳孢子8个。直径250um~390μm(平均310um),有侧丝。子壳在3%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不变色,在100%的乳酸中变成红色。子囊壳由分区明显的内外两层构成,外层厚18um39um(平均30.6um).内层厚4.4μm~5.9um(平均4.9μm),外层细胞大,内层细胞小。子袭孢子从孢子角溢出,光滑,透明.椭圆形或倒卵形,两端钝圆,0~1个分隔,一般为1个分隔,分隔处稍缢缩,子囊孢子大小(281m~321m)×(3um~4.5um)(平均30.4um×4.2μm)。子囊壳和子囊孢子的大小是鉴定甘燕调萎病菌的重要特征(参见图C.2),甘燕凋萎病菌与近似种的区别参见附录D。无性态:大型分生孢子(38μm~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 1255-2003出入境动物检验检疫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pdf
- SN_T 4284-2015海神蠛蠓鉴定方法.pdf
- SJ_T 11311-2005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4部分:测试验证规范.pdf
- SL 508-2010液压式启闭机系列参数.pdf
- SN_T 3446-2012澳大利亚植原体候选种检疫鉴定方法.pdf
- SJ 11151-1997电视游戏机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QBT 2608-2003漂白硫酸盐竹浆.pdf
- SJ_T 11199-2016压电石英晶体片.pdf
- NY_T 2106-2011绿色食品 谷物类罐头.pdf
- RB_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pdf
- SN_T 4324-2015入出境人员体表放射性污染清除规程.pdf
- QCT 803.1-2008车用氧传感器技术条件 第1部分:管形加热型氧传感器.pdf
- SYT 6371-1998地震检波器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
- SN_T 4260-2015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 苯酚-硫酸法.pdf
- NY_T 1464.55-201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55部分:除草剂防治姜田杂草.pdf
- SB_T 10823-2012畜禽肉制品加工中使用非肉类蛋白质制品导则.pdf
- SYT 5421-1991石油勘探开发仪器基本环境试验 试验E:恒定湿热试验方法.pdf
- SN_T 0944-2016出口虾及虾干中吲哚含量的测定.pdf
- SJT 11390-2009无铅焊料试验方法.pdf
- SNT 2020-2007进出境栽培介质检疫和除害处理规程.pdf
最近下载
- 交通银行真题及答案(可下载).doc VIP
-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pdf VIP
- GZ067 智能节水系统设计与安装赛项正式赛卷模块A 评分标准-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pdf VIP
- TPM课件完整版本.ppt VIP
- 河北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选聘专任教师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学堂在线《临床中成药应用》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x VIP
- 围墙护栏制作与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ocx VIP
- 2025年甘肃省张掖市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