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272—2003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phiostoma novo-ulmi Brasierand Ophiostoma ulmi (Buism. ) Nannf.2003-05-28 发布2003-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言本标准的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品珊、严进。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272—2003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境植物检疫中榆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来自榆枯萎病菌有发生国家和地区(参见附录 A)的榆属(Ulmus L,)苗木、原木和木制品中榆枯萎病菌的入境检疫。2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2. 1异宗配合 heterothallism菌体在性的配合上有雌雄和(或)亲和力的分化,只有一定的异宗菌体(一般以十和一或 A1 和 A2加以区别)才能配合。2.2传病介体vector对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体起转移作用并创造侵入条件的生物,如昆虫、线虫等。3 原理3. 1 榆枯萎病菌的分类地位英文名 : pathogens of Dutch elm disease,pathogens of elm wilt disease学名: Ophiostoma novo-ulmi BrasierOphiostoma ulmi (Buism. ) Nannf.主要异名:Ceratocystis ulmi(Buism.)Moreau榆枯萎病菌属真菌界(Fungi)子襄菌门(Ascomycota),核菌纲(Pyrenomycetes),球壳目(Sphaeria-les),长喙壳科(Ophiostomataceae),长喙壳属(Ophiostoma SydowSydow)。此病菌是榆属树上的有害寄生真菌,可侵染各龄榆树,引致榆树干枯、死亡,称为榆枯萎病或荷兰榆病。榆枯萎病菌由 Ceratocystis 属重新归人Ophiostoma。英国的 Brasier 在 1991 年将病菌致病力强的侵袭性亚群(aggressive subgroup),提升为新种一-Ophiostoma novo-ulmi Brasier : Ophiostoma ulmi(Buism.)Nannf.则是原来的另一个亚群一致病力弱的非侵袭性亚群(non-aggressive subgroup)。榆枯萎病菌的这两个种在菌落培养性状、生长的适宜温度、子囊壳的形态、致病性、毒素的生成和分子生物学等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致病力强的Ophiostoma novo-ulmi 种内又分为两个小种,欧亚小种EAN(Eurasian race)和北美小种 NAN(North American race).3.2 寄主榆枯菱病菌主要为害榆属(Ulmus L.)树木。以美洲榆(U.americana),荷兰榆((U.hollandica),山榆(U.glabra),英国榆(U.procera)等较为感病,人工接种可为害榉属(Zelkova S.)。3.3传播途径榆枯萎菱病菌的主要自然传播方式是随传病介体一一昆虫传播,也可通过根部接触传播。介体昆虫在濒于死亡的病树树皮内产卵,次年羽化出的成虫。这些成虫的体表和体内带有大量的病菌,取食健康的树木,使病菌传播扩散。已肯定的昆虫介体有 18 种,其中最主要的是欧洲榆小鑫(Scolytus multist-1
SN/T 1272-—2003riantus)、欧洲大榆小(Scolytus scolytus),短体边材小鑫(Scolytus pygmaeus)和美洲榆小鑫(Hy-lurgopinus rufipes)3.4鉴定原理榆枯萎病菌的两个种(Ophiostoma nouo-ulmi 和Ophiostoma ulmi)均产生异宗配合的有性子囊孢子和三种类型的无性孢子。无性孢子第一类是发簇孢属(Sporothrir)的分生孢子;第二类是长在孢梗束上的束丝无性孢子,称粘束孢属(Pesotum);第三类是酵母状分生孢子(Blastomyces sp.)。榆枯萎病菌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和对寄主造成的症状特征是鉴定榆枯萎病菌的依据(参见附录 B)。4仪器设备和试验用具4.1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具日镜测微尺),立体解剖镜,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振荡器,普通天平(感量1/100),分析天平(感量1/10000),高压灭菌器,烧杯(5mL和50mL),三角瓶(2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B 10056-1992糖桔饼.pdf
- SC_T 4027-2016渔用聚乙烯编织线.pdf
- QX_T 164-2012温室气体玻璃瓶采样方法.pdf
- SL 571-2013节水灌溉设备水力基本参数测试方法.pdf
- QX_T 76-2007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及浓雾的预警预报.pdf
- SYT 5660-1995钻井液用包被剂PAC141%2C降滤失剂PAC142%2C降滤失剂OAC143.pdf
- SB_T 10580-2011餐饮业现场管理规范.pdf
- SYT 6160-1995液压防喷器的检查与修理.pdf
- SN_T 0852-2012进出口蜂蜜检验规程.pdf
- QB_T 4766-2014家具用双包镶板技术要求.pdf
- NY_T 3298-2018植物油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pdf
- SN_T 4904.1-2017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SN 1441-2004国境口岸航空食品供应单位监督规程.pdf
- YD_T 1688.5-2012xPON光收发合一模块技术条件 第5部分:用于XG-PON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OLT/ONU)的光收发合一光模块.pdf
- QB 1847-1993煮沸锅.pdf
- SYT 0095-2000埋地镁牺牲阳极试样试验室评价试验方法.pdf
- SN_T 3268-2012鼠类携带病原体检测标本的保存方法.pdf
- SY_T 0511.7-2010石油储罐附件 第7部分:重锤式刮蜡装置.pdf
- QBT 1531-1992压上下领机.pdf
- SN_T 1657.13-2014进出口电动工具检验规程 第13部分: 可移式带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