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_T 2852-2011大蒜黑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SN_T 2852-2011大蒜黑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2852-2011大蒜黑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mbellisia allii (Campanile) Simmons2011-07-01 实施2011-02-25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2852--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英超、姚剑、封立平、魏晓棠、严进、吴兴海、余冬冬、纪瑛、张萍。1 SN/T 2852--2011大蒜黑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境植物检疫中大蒜黑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大蒜、洋葱以及其他葱属中大蒜黑腐病菌的检疫和鉴定。2 原理2.1分类学地位大蒜黑腐病菌[Embellisia alli(Campanile)Simmons]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埃里砖格孢属(Embellisia)。2.2鉴定依据大蒜黑腐病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参见附录-A)等是该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依据。3 仪器生物显微镜(具油镜镜头)、具透射光源的体视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不低于50X)。3.13.2超净工作台。3.3电子天平。3.4光照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3.5医用注射器(10 mL)及针头(18 号)。3. 63.7血球计数器。4药品试剂与培养基4.1 蒸馏水。4.2次氯酸钠或乙醇。4.3PDA培养基。5 现场检疫5.1直观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有腐烂、黑色霉状物等病害症状。5. 2症状检查对百合科葱属,尤其是大蒜或洋葱,注意检查蒜瓣或洋葱上是否有形状不规则的黑色凹陷病斑,病斑表面是否有稀疏黑色霉状物,病斑下的组织是否变黑腐,症状图参见附录 B。1 SN/T 2852—20116 实验室检验6.1:分生孢子的直接镜检观察对于有形状不规则的黑色凹陷病斑,病斑表面有稀疏黑色状物等症状的大蒜或洋葱,直接挑取症状上的霉状物镜检观察。6.2病菌的分离和纯化对于症状不明显的葱属植物组织,选取可疑病瓣,用1%次氯酸钠或75%乙醇表面消毒,用无菌手术解剖刀在患病蒜瓣病健交界处挑取 2 mm²×2 mm²病健交界组织若干块,将组织置于无菌平血中,经1%次氯酸钠或75%乙醇处理2min~3min,移入无菌水中洗三次,最后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上,每平板接种5点,重复接种三块平板,25℃左右下培养 5 d~7 d,获得纯培养。随后进行单孢分离,得到单孢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6.3致病性测定按照附录C的方法进行接种试验。7 鉴定特征7.1培养特征分离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灰黑色菌落,平铺,边缘整齐,气生菌丝不发达。7.2分生孢子特征分生孢子梗粗壮,屈膝状弯曲,有分枝,着生分生孢子的疤痕明显;分生孢子单生,黄褐色,多数椭圆形或近圆柱形、正直,少数弯曲呈 S形或 Y形,具有暗褐色横隔 4个~10 个,纵隔或斜隔 0 个~2个,隔膜较厚。孢子大小为24 μm~56 μm×10 μm~17 μm,表面光滑或微粗糙。分生孢子图参见附录 D。7.3 致病性测定用分离菌株接种蒜瓣。无伤接种和致伤接种均能致病,表现相同的症状。病菌自大蒜底部的茎盘侵人,蒜瓣基部首先显症。致伤接种的蒜瓣在接种 2d后即出现浅黄褐色水浸状病斑,4 d后病斑变黑色。此后病斑变黑部分向蒜瓣顶部扩展,表面出现霉状物,蒜肉组织黑腐,腐烂部分逐渐深入。最后整个蒜瓣干缩直至消失殆尽。无伤接种的蒜瓣在接种 3d后出现相同症状。致病菌的再分离和鉴定:用接种发病的蒜瓣作常规病组织分离,获得的分离菌与原接种菌形态特征相同。8 结果判定如分生孢子特征、分离物的培养特征、致病性特征及再分离菌株的形状与第7章鉴定特征吻合,鉴定为大蒜黑腐病菌。9菌种保存分离并最终鉴定为大蒜黑腐病菌的菌株应转接到试管斜面上,置于 4℃左右冰箱中保存,并定期(120 d~180 d)转管,防止因斜面干燥而造成病原菌死亡。菌株至少需保存6个月。L SN/T 2852--2011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蒜黑腐病菌相关资料A.1 学名学名: Embellisia allii(Campanile)E. G. Simmons 1971异名: Helminthosporium allii Campanile 1924英文名:Garlic bulb cankerA.2地理分布欧洲:英国、希腊、意大利、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保加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