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749--2013麦类条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ephalosporium gramineum Nisikado Ikata2013-11-06 发布2014-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3749-~2013言前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芳、郭京泽、崔铁军、罗加凤、刘跃庭、刘鹏、黄国明。1
SN/T 3749—2013麦类条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类条斑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大麦、黑麦等寄主的种子、病残体及随种子携带土壤的麦类条斑病菌的检疫。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 2088进境小麦、大麦检验检疫操作规程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3病菌基本信息中文名:麦类条斑病菌英文名:cephalosporium stripe学名:Hymenula cerealis Ellis INisikado . Ikata无性代学名:Cebhalosboriumgrumineuk无性世代异名:Cephalosporilum acremioniuun Corda 分类地位:麦类条斑病菌属真菌界(Fungi)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Moniliales)瘤座孢科(Tu盘瘤座霉属(Hymenula)。无性态属于ulariaceaa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Tungi),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Monili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头孢霉属(Cephaldporium)。传播途径:该真菌主要通过冬小麦、大麦、黑麦等寄主植物种子及种子携带的土壤传播。麦类条斑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4 方法原理麦类条斑病菌菌落、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等特征是其鉴定的依据。5仪器及用具5.1仪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带显微照相装置)、天平(感量0.1g)、生物安全柜、光照培养箱等。5.2用具滤纸、烧杯、培养皿、三角瓶、镊子、载玻片、盖玻片、量简、酒精灯、吸管、接种针等。1
SN/T 3749—20136主要试剂和培养基6.1主要试剂琼脂、葡萄糖、玉米粉、无菌水、1%次氯酸钠(NaCIO)、95%乙醇、25%的乳酸、氯硝胺、甲基立枯磷、三苯基氢氧化锡(又称毒菌锡)等。6.2培养基酸化玉米粉琼脂培养基(acidified corn meal agar,ACMA),配制见附录B。麦类条斑病菌半选择培养基(Cephalosporium gramineum scmi-sclective medium,CGSM)、配制见附录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PDA),配制见附录 B。7现场检验按照SN/T2088和SN/T2122规定进行取样,结合症状检查留意粮谷或种子携带的植株病残体及土块并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离。8 病菌鉴定8.1病原菌的分离培养8.1.1土壤中病菌的分离称取15g~25g土壤与100 mL无菌水混合15min,静置后用吸管将悬浮液滴于麦类条斑病菌的半选择培养基(CGSM)培养皿上,置于生物培养箱中15℃黑暗下培养,10d~12d后观察是否出现菌落。并转接到PDA培养基上纯化。8.1.2种子中病菌的分离及纯化挑选干癌的种子和病残体,将种子和病残体置于95%的乙醇进行表面消毒2min,灭菌滤纸吸干,用有效成分为1%的次氯酸钠(NaC1O)溶液表面灭菌2min,灭菌水洗涤3次,置于培养Ⅲ中灭菌滤纸上室温(20℃)24h,每血约10粒种子,然后-20℃冰冻20h。将冰冻后的种子移至麦类条斑病菌半选择培养基(CGSM)上,转至15℃培养箱中黑暗下培养,10d~12d后观察是否出现疑似菌落。并转接到PDA培养基上纯化,对纯化菌落的分生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其特征。9鉴定特征在PDA培养基上,病原菌菌落湿润,边缘不平滑,大多埋生于基质中,白色、灰色或者淡黄色,由大量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组成,菌丝相对较少;菌丝无色,宽1.5μm~4 μm(多为2μm),有隔膜,分枝,老熟菌丝内含多个颗粒状物和液泡;分生孢子梗从菌丝长出,无色透明,直立,短小,(5μm~20μm)X(1.5μm~4um),结构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Y_T 1860.10-2016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 第10部分:氧化/还原:化学不相容性.pdf
- QBT 1652-1992聚氯乙烯夹芯发泡组装凉鞋.pdf
- SJT 10056-19912CZ59型硅整流二级管详细规范.pdf
- QB 1891-1993自行车 抱闸.pdf
- SJT 10107-19914GS16型应用电视摄像机.pdf
- QC_T 924-201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一阶段).pdf
- SN_T 3767.3-2014出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3部分:玉米Bt-11品系.pdf
- SN_T 0564.1-2013钛白粉 第1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法.pdf
- TB_T 3416.3-2015动车组编码标识系统 第3部分:安装地点与位置的标识.pdf
- QB_T 4860-2015油漆笔.pdf
最近下载
- ECMO联合CRRT技术_精选完整版.pptx
- 劳保采购合同范本 .pdf VIP
- GB_T 43697-2024 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分类分级规则.docx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1).docx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土豆筛选机设计.docx
-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灵巧的手》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 【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VIP
- 中齿培训:赢在接诊.pptx VIP
- DB31∕T 1135-2019 健康旅游服务基地建设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