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敬家世生平事迹考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守敬家世生平事迹考述 杨守敬(1839-1915)出生于湖北省宜都市。20世纪50年代,他在黄州的苏园写了一本书。 杨守敬于清道光十九年春生于宜都一个商人家庭,家里开设几个店铺,由祖父和父亲经营。不过他父亲在他4岁那年就去世,家业是由祖父掌管的。杨守敬当然是个学者,但因为家庭的关系,他从小就受到一些商人的熏陶,5岁时就在店中数钱 杨守敬天资聪颖,父亲死后,6岁起就由母亲教以识字和读书,9岁就学作文。14岁参加宜都县考,终复第13名。19岁那年,他在县试和府试中连捷,五场均第1名。不过省城的科场对他并不顺利,20岁的乡试和21岁的恩科乡试都不中。直到同治元年他24岁时,才通过乡试,获中第80名举人。但从此以后,他在科场中频频失利,他于25岁、27岁、30岁、33岁、36岁、42岁、48岁各年,先后7次到北京参加会试,结果都名落孙山。他于42岁第六次会试落第后,曾经作为清政府驻日本公使的随员去日本。由于在那里意外地获得了许多在中国已经亡佚的珍本古籍,曾一度冲击了他的科名欲望。他45岁之年,曾从日本写信给他家乡的友人黄蕚,他说:“自幸此身有此奇遇,故一切富贵功名,皆漠不关怀。 杨守敬虽然在会试中7次败北,但他借入京的机会,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对他以后的学问事业,都很有裨益。他25岁第1次入京,就遇到了潘存(孺初)和邓承修(铁香),据他自己在《年谱》中所说:“孺初精诣卓识,罕有伦匹;铁香卓荦不群,皆一代伟人。守敬得闻诸论,智识日开”。以后又陆续结识了李慈铭、何如璋、龚橙(龚自珍之子,段玉裁之外孙)、袁昶、谭献廷等名流。就是这位何如璋,由于当了驻日公使,招杨作为随员,去公使馆供职。他42岁去日,在何如璋的后任黎庶昌属下供职,居日本一共4年。这段时期对他有很大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当时在日本所见的大量在国内已经亡佚的古籍。这使他喜不自禁,大开眼界。他到日本半年以后,即写信给李慈铭,告诉他在日本所见的如唐人写本《玉篇》,慧琳《一切经音义》,隋杜台卿《玉烛宝典》等珍本,使嗜书成癖的李慈铭也为之神往 杨守敬是晚清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毕生撰述和编篡了许多地理书留待以下再论,他61岁之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电邀其出任两湖书院教习,主讲地理一门。因此,他或许称得上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的专业地理教师。在以后对他的记载中流传一种说法:杨守敬的地理学,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李善兰的算学,为清代三绝学。这几句话,原是罗振玉读了他的《水经注图》以后对他的赞词,见于他的《年谱》67岁之下。其实,他在晚清地理学家中的权威地位,在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和端方合词保举中也已经明确:“四品顶戴侯选知县前黄冈县训导杨守敬,湖北宜都人,壬戍举人,老成夙望,博览群书,致力舆地学数十年,于历朝沿革险要熟洽精详,著书满家,卓然可传于世。” 杨守敬对于地理学的兴趣,始于咸丰八年,当时他20岁。由于太平天国军的战争,余杭郑兰(谱香)避居宜都,赁杨家的余屋居住,杨在郑兰晒书时看到一种《六严舆地图》,向他借来影绘了两部,受到郑兰的赞赏。他第一次入京,据袁同礼《杨惺吾先生小传》 四十年前,余在京师,与归善邓鸿胪承修,同撰《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光绪戊寅,复与东湖饶君敦秩增编而刊之。岁久漫漶,鄂中、沪上、西蜀均有翻本,而讹谬滋多,拟重镌之,未暇也。迩来有日本河田熊者,就余书删并,竟以南北朝合为一图,而图中又只题刘宋、北魏两代,岂知南之宋、齐、梁、陈,北之元魏、齐、周,其疆域州郡,分合不常,乃以一图括之,五代十国亦只一翻,反谓余图为疏略,其诬妄何可言。使初涉 在邓、饶二图的基础上,杨、熊师生于光绪末叶完成的这套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朝代完整的历史地图。根据杨氏自撰《年谱》,这套地图是陆续刊印完成的,完成的年代和图幅如下 这套地图,后来又简称为《历代舆地图》,在中国地图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直到1954年谭其骧教授主持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他的编绘组织尚名为“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委员会”,直到委员们发现“重编改绘杨图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之时 除了《历代舆地图》以外,杨守敬的地理著作还有次页表格所列各种。除了这个表上所列的以外,杨守敬襄助黎庶昌在日本选刻的《古逸丛书》中,有影旧卷子本《天台山记》一卷,影宋《太平寰宇记》补缺五卷半。在他自辑的《日本访书志》中,卷六内有旧抄本《桂林风土记》一卷,宋刻本《太平寰宇记》残本,宋刻本《方舆胜览》前集四十三卷,后集七卷,续集二十卷,拾遗一卷,宋刻本《方舆胜览》七十卷,宋藏本《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所有这些,都是他从日本获得古代地理书的珍贵版本。 综观杨氏毕生撰述的地理书,我们可以把他的地理学研究的历程和成就归纳为三点。 第一,在他的全部地理著作中,除了《湖北江汉水利议》一文是当代地理著作(也引用历史资料)外,其余都是历史地理著作,因此,如前已指出的,杨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