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5520-2005圈闭评价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 - 010E11备案号:16458--2005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20--2005代替 SY/T 5520 --1996圈闭评价技术规范The technology standard of trap evaluation2005-07 26 发布2005一11一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SY/T 5520—-2005次目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2圈闭评价涵义34 圈闭评价内容圈闭识别4. 14. 2圈闭含油气性评价圈闭经济评价4. 3圈闭综舍评价4.4圈闭钻探效果分析4. 5+→-5圈闭评价成果报告5.1#5.2附图--....5.3圈闭评价图册.+圈闭评价报表填写说明附录A(规范性附录)局部圈闭与断层的有关说明附录B(资料性附录) SY/T 5520—2005前言本标准与SY/T5520一1996《圈闭评价技术规范》相比,补充完善了圈闭评价的内容,增补了圈闭识别、圈闭经济评价、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圜闭识别评价的内容。同时修订了SY/T 5520一1996中与国内外现代勘探技术不相适宜术语的表述及圈闭评价程序结构。本标准的附录 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从发布之日起,同时代替SY/T5520—1996。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贵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振国、迟海江、蒙启安、李国会。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 5520—-92, SY/T 5520--1996;- SY/T 6040--94。I SY/T 5520-2005引言SY/T5520一1996实施已经近十年了,它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圈闭评价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SY/T5520一1996起草于1992年,于1996年修订出版了第二版。近年来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圈闭评价技术迅猛发展,针对隐蔽圈闭的勘探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为了适应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圈闭评价工作现代化和效益化的需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圈闭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其技术发展与交流,有必要对SY/T5520一1996进行补充和修订,建立新的圈闭评价工作导则、指南及标准体系。1 SY/T 5520-—2005圈闭评价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圈闭评价的涵义、内容程序及成果。本标准适应于石油天然气勘探行业中的圈闭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492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DZ/T(217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SY/T5615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T5965油气探井地质设计规范SY/T6041石油天然气勘探效益评价方法3圈闭评价涵义圈闭评价是以油气成藏理论为依据,以石油、天然气勘探数据库为依托,充分利用地面物化探资料、井筒资料和综合研究资料,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圈闭进行含油气性综合分析、资源量计算、经济评价、圈闭综合排队优选和可钻圈闭的精细描述,进而提出预探井部署设计意见,并对已钻探圈闭进行圈闭钻探效果分析和反馈评价。4圈闭评价内容油气预探阶段的圈闭评价按圈闭识别、圈闭含油气性评价、圈闭经济评价、圈闭综合评价、圈闭钻探效果分析的程序循序渐进地进行。4.1圈闭识别以盆地评价优选出的有利含油气区带为对象,以地震资料为主要依据,识别可能存在的所有圈闭,划分圈闭序列,对其形态进行描述评价,并确认其可靠程度。圈闭识别包括新发现圜闭和经复查后变动的圈闭。新区、新领域(新层位)圈闭识别侧重于构造圈闭,同时包括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老油气区圜闭识别侧重于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圈闭识别丁作内容:a)落实局部圈闭的分布;b)落实圈闭基础数据,进行圈闭发育史分析;c)根据地震资料控制程度和资料质量对圈闭作出可靠性评价。4.1.1圈闭可靠程度4.1.1.1可靠程度确认原则a)按地震测网控制程度和地震剖面质量及钻井资料分为可靠、较可靠、不可靠圜闭;b)依据圈闭基础条件和圈闭解释成果进行圈闭综合分析,初步对可靠、较可靠、不可靠圈闭进行确认;1 SY/T 5520—2005c)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或其他特殊类型圈闭的可靠程度借助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确认。4.1.1.2测网密度圈闭预探阶段的地震详查测网密度视探区地质条件确定,对于非构造圈闭根据目标体的规模加密测网,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使用三维地震资料。4.1.1.3控制程度与钻井资料及剖面质量a)有“#”字测线或更多二维测线及三维地震控制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