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
失眠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长期、严重的失眠不仅给患者身体、人际关系、生活和工作等带来负面影响,还也许导致恶性事故发生。据汇报:在中国,有45.4%被调查者在过去的1个月中,有经历过不一样程度的失眠。失眠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及社会功能,影响生命质量,失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子。
1.定义(原则):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性的睡眠障碍。失眠症可孤立存在或者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共病,可伴随多种觉醒时功能损害。
2.分类(原则)及历史沿革
2.1根据睡眠障碍国际分类:失眠症分为慢性失眠症(病程超过3个月)、短期失眠症(病程在1~3个月内)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其他类型的失眠症仅在患者不能满足慢性和(或)短期失眠症的状况下做出诊断,需谨慎诊断。与慢性失眠症相比,短期失眠症的诊断不规定病程≥3个月以及频度≥3次/周。
2.2历史沿革:近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发目前诸多状况下,多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精神类疾病(焦急、抑郁症等)与失眠三者互为因果,原有的原发与继发性失眠的诊断是不严谨的。因此,对失眠障碍的诊断不再进行原发、继发的分类,失眠障碍能单独诊断,也可诊断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3.流行病学
3.1危险原因:(1)年龄:为失眠的明显危险原因。慢性失眠症的现患率从小朋友的4.0%、青年人的9.3%,增长到老年人的38.2%。(2)性别:女性患病风险约为男性的1.4倍,该比率在45岁人群中甚至增至1.7倍;对小朋友(12岁)的调查并未发现失眠存在女性易患性。(3)既往史:曾经存在失眠发作的人群的再次发病率是其他一般人群的5.4倍。(4)遗传原因:有家族史的一般人群的新发病率是无家族史人群的3倍;家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显示失眠的遗传度在30%-60%。(5)应激及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不仅是新发失眠的危险原因,也是失眠得以慢性化的维持原因。(6)个性特性:失眠患者往往具有某些个性特性,例如神经质、内化性、焦急特性及完美主义。(7)对环境的失眠反应性:福特应激失眠反应测试(FIRST)量表可用来评估在9种常见的状态下出现失眠的也许性,得分高人群的失眠新发病率是其他人群的3.3倍。(8)精神障碍:70%-80%的精神障碍患者均汇报有失眠症状,而50%的失眠患者同步患有1种或1种以上精神障碍。(9)躯体疾病:慢性内科疾病患者往往汇报有失眠症状,而失眠人群罹患内科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失眠人群。
3.2失眠症的现患率:202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在6个都市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成人有失眠症状者高达57%。这个比例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采用相对严格的诊断原则,2023年在北京市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中,一般成人失眠症患病率为9.2%。
3.3自然病程:在1-23年的随访研究中,成人失眠持续率为30%-60%,提醒失眠的病程具有持续性特性。另首先,失眠具有一定(自然)缓和性,病程展现波动性。失眠的持续率具有年龄差异,小朋友和青少年期失眠持续率约为15.0%,而中年女性和男性则分别高达42.7%和28.2%。
4.失眠的病理机制和假说
失眠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假说是过度觉醒假说和3P假说[3P指的是Predisposing(易感原因)、Precipitating(促发原因)和Perpetuating(维持原因)]。
4.1过度觉醒假说:该假说认为失眠是一种过度觉醒。这种过度觉醒横跨24h的日周期。失眠患者在睡眠和清醒时体现出更快的脑电频率、日间多次小睡潜伏期延长、24h代谢率增长、自主神经功能活性增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跃及炎症因子释放增长等。
4.2 3P假说:该假说认为失眠的发生和维持是由3P原因累积超过了发病阈值所致。一般来说,易感原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及性格特性等,可使个体对失眠易感。促发原因包括生活事件及应激等,可引起失眠症状的急性发生。维持原因是指使失眠得以持续的行为和信念,包括应对短期失眠所导致的不良睡眠行为(如延长在床时间)及由短期失眠所导致的焦急和抑郁症状等,尤其是对失眠自身的焦急和恐惊。目前,广泛应用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就是建立在3P假说的基础之上。
5.失眠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1常用的评估措施:失眠的评估措施有主观和客观方式,主观评估包括自评量表和和他评量表。常用的量表有: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b.失眠严重指数(ISI);c.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生命质量自评量表SF-36;d.汉密顿焦急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e.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问卷(DBAS)等。客观测评工具包括多睡眠导图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多导睡眠图重要用于睡眠和梦境研究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知识培训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2009(附录A).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5.1.ppt VIP
- 虚拟主播在直播电商中的产品试吃效果与消费者评价分析.docx
- (最新)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厘米和米单元教学计划.docx
- 《国际公法学(第三版)》 课件全套 第0--19章 绪论、 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国际人道法.pptx
- 医疗废物知识培训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4.ppt VIP
- IATF16949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2019.doc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4.2.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