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文档
第三届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
一、判断题 (400 道)
1 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对)
2 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人类社会的破坏现象。(对)
3 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
(对)
4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是不可预测的。(错)
5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差异性。(对)
6 巨灾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
7 亚洲的巨灾以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海啸、山体崩滑为多。(对)
8 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对)
9 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对)
10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自然灾害现象也并非惟害而无利。(对)
11 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经济。(对)
12 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对)
13 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 ,往往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
多种形式的灾害链。(对)
14 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灾情评估、重建等工作中都可用到卫星遥感技术。(对)
15 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
16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 ,郡国上雨泽”。这是
我国最早对报灾提出的要求。(错)
17 秦朝制订的 《田律》是关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内容的规定。(对)
可编辑
精选文档
18 “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 年提出的世界
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对)
19 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
34个单位组成。(对)
20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年均因灾平均死亡数万人,到目前年均仅死亡2000余人,
这是党和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用于减灾工程建设和重视
非工程建设的结果。(对)
2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对)
22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对)
23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设定了5个响应等级。(错)
24 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 ,由国家减灾委办公
室统一发布灾情。(对)
25 因灾死亡30人以上,可以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4级响应。(对)
26 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 4 级响应后 ,民政部要派出救灾工作组到灾区指导救
灾工作。(对)
27 减灾预案制定后 ,进行相应的演练有助于预案的实施。(对)
28 西方人称旧中国为 “饥荒的国度”。(对)
29 灾害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对)
30 观摩《后天》、《龙卷风》等灾难片影视节目对提高防灾救灾意识有积极意义。(对)
31 观看灾害和减灾摄影展具有震撼性的教育意义。(对)
32 能够互动的防灾减灾科普馆能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
33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也要从娃娃
可编辑
精选文档
抓起。(对)
34 防灾减灾领导是关键。培训、提高各级领导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管理技能,已是迫
在眉睫的大事。(对)
35 《灾害学》杂志是我国创刊最早的灾害类学术期刊。(对)
36 含氟冰箱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它会破坏臭氧层。(对)
37 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会使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高。(对)
38 在1992~2001年的十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导致622000人死亡,20亿人受到影
响。(对)
39 自然灾害是形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
40 2005年1月,“第二次世界减灾会议”制定了减轻灾害风险和降低对灾害脆弱性
的战略。(对)
41 “依靠群众 ,依靠集体 ,生产自救 ,互助互济 ,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是
当前我国的救灾工作方针。(对)
42 人民解放军是抗洪抢险的主力部队。(对)
43 地震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 ,要尽量顺风跑 ,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错)
44 地震发生时可以在立交桥下避灾。(错)
45 灾害发生后 ,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对)
46 地震主震结束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三册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教学设计.docx VIP
- 数据结构常用算法数据结构算法.pdf VIP
-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100项科学发明.doc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pptx VIP
- 2025年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含水印)模板【可修改】 .pdf VIP
- 金刚砂地坪施工技术交底.pdf VIP
- 人教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清单(背诵版).pdf VIP
- 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