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1.100.60QB分类号:Y41备案号:46097-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4642—20141-薄荷醇 1.,2-丙二醇碳酸酯(-)-Menthol 1- and 2-propylene glycol carbonate2014-10-01实施2014-05-06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QB/T4642-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1-薄荷醇1,2-丙二醇碳酸酯》(代号为JECFA444),与JECFA44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昆山市亚香日用香料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天进、金其璋、刘鹏、曹怡。
QB/T4642-20141-薄荷醇1.2-丙二醇碳酸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薄荷醇1,2-丙二醇碳酸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对以1-薄荷醇和1,2-丙二醇等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1-薄荷醇1,2-丙二醇碳酸酯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1538-2006精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ISO7609:1985,IDT)GB/T11540香料相对密度的测定(GB/T11540-2008,ISO279:1998,MOD)GB/T14454.2香料香气评定法GB/T14454.4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GB/T14454.4-2008,ISO280:1998,MOD)GB/T144554.5香料旋光度的测定(GB/T14454.5-2008,ISO592:1998,MOD)3产品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1-薄荷醇1,2-丙二醇碳酸酯。CAS号:156329-82-2。分子式:Ci4H2604。结构式:COH相对分子质量:258.36。4要求4.1色状:无色液体。4.2香气:具有薄荷样的凉味。4.3相对密度(25℃/25℃):1.010~1.018。4.4折光指数(20℃):1.4550~1.4610。4.5旋光度(20℃):-60°~-70°4.6含量(GC):不小于98.0%(异构体总和)。5试验方法色状5.11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QB/T4642-20145.2香气按GB/T14454.2的规定进行评定。5.3相对密度按GB/T11540的规定进行测定5.4折光指数按GB/T14454.4的规定进行测定。5.5旋光度按GB/T14454.5的规定进行测定。5.6含量5.6.1仪器气相色谱仪:按GB/T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柱:毛细管柱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5.6.2测定方法按GB/T11538一2006中10.4指定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5.6.3重复性及结果表示按GB/T11538-2006中11.4的规定11-薄荷醇12-丙二醇碳酸酯典型气相色谱图(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A。6检验规则6.1产品应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书。色状、香气、含量为出厂检验项目。型式检验为全项目检验,每3个月进行1次。6.2验收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各项规定检验所收到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一批号作一次验收,不同批号分别验收。6.3抽样方法:每批的包装单位1个~2个,全抽;3个~100个抽取22个:100个以上增加部分再抽取3%。用取样器从每个包装单位中均匀抽取试样50mL~100mL,将所抽取的试样全部置于混昆样器内充分混匀,分别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密闭的惰性容器中,避光保存。容器上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数量及取样日期,一瓶作检验用,另瓶留存备查6.4如检验结果中有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可会同生产厂重新加倍抽取试样复验。如复验结果仍有指标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6.5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议解决或由法定检验机构进行仲裁。7标志、包装、运输、购存、保质7.1标志产品包装外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地址、商标、批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准编号及相关标志,并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用户如有特殊要求,可与生产厂另订协议。7.2包装产品应装于清洁、干燥、无杂味的内涂树脂钢桶内,或按用户要求包装7.3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B_T 10622-2011超市现场加工食品经营规范.pdf
- QBT 1319-2010气相防锈纸.pdf
- YDT 2047-2009接入网设备安全测试方法——xDSL用户端设备.pdf
- QBT 1092-2001地毯在短时间中等静负载后厚度减少的试验方法.pdf
- SN_T 3363-2012铅锭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SY_T 7415-2018油气集输管道内衬用聚烯烃管.pdf
- QB 1550-1992插脚式灯座的量规.pdf
- SNT 1730.7-2006出口烟花爆竹安全性能检验方法 第7部分:包装鉴定.pdf
- NY_T 2785-2015花生热风干燥技术规范.pdf
- SCT 2036-2006文蛤养殖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