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7.060A 47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68—2007大气黑碳气溶胶观测一光学衰减方法.Monitoring of ambient black carbon-optical attenuation method2007-10-01实施2007-06-22发布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68—2007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测量原理4仪器组成56技术指标7测量方法8仪器维护9仪器校准10数据及格式11管理制度1
QX/T 68--2007前 言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杨、孙俊英、张小电、张晓春、车慧正,本标准为首次发布。Ⅲ
QX/T68—2007引言黑碳气溶胶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质燃料以及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及生物质燃料,造成了黑碳气溶胶排放量的持续增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太阳辐射的收支,在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环境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测量大气黑碳气溶胶的浓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黑碳灰度仪、多角度吸收光度计和光声光度计等。光学衰减方法是一种可实时监测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方法,本标准仅涉及利用黑碳灰度仪测量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方法。ⅡV
QX/T68--2007大气黑碳气溶胶观测——光学衰减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黑碳灰度仪进行大气黑碳气溶胶的观测方法。包括技术要求、安装环境、测量方法和数据及记录格式等。本标准适用于气象及相关行业测定大气中的黑碳气溶胶浓度。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6921一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第5部分:采样要求GB11667一89居住区大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附录A部分:IP采样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黑碳气溶胶blackcarbon(BC)基于光学吸收、化学反应和(或)热稳定的方法而定义的一类气溶胶物质。3.2光学衰减opticalattenuation光束透过某一介质后所引起的光强减弱。3.3比衰减specific attenuation单位质量的黑碳气溶胶样品对波长为入的入射光的衰减系数,通常用α表示,单位为平方米每克(m²/g)。4测量原理光学衰减方法是根据黑碳灰度仪所测得的参量,利用下式计算黑碳气溶胶的浓度:BC = 10 ln(l0/D) × A(1)aXQXT式中:BC-被测环境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μg/m);I。-透过空白滤膜的透射光强;I透过样品滤膜的透射光强;A一一滤膜上每个采样点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Q一进气管路中环境空气的流量,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T—采样时间段,单位为分钟(min)。式中I。,I,均与波长入有关。5仪器组成黑碳灰度仪主要由进气系统、滤带控制系统、光学测试系统、质量检测系统、存储单元、电路控制单1
QX/T68-2007元等组成。6技术指标6.1测量范围0 μg/m3~1,000 μg/m36.2分辨力优于1ng/cm²6.3准确度优于士5%6.4流量2L/min~5L/min6.5电源85V~250V,50Hz~400Hz6.6工作环境室内环境,15℃~30℃7测量方法7.1仪器安装黑碳灰度仪安装前需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具有由于运输造成的松动和损坏,特别重要的是需要检查仪器的电源电压设置是否与当地的电源电压一致。7.1.1仪器主机水平置于室内工作台上或仪器机架上,避免震动和强电磁环境。7.1.2采样点应设在不受树木或建筑物遮挡的空旷地点,不受局地污染源的影响。7.1.3进气管以最短捷的距离和尽量平滑的弯折,连接到气溶胶采样总管或通向室外。如果直接通向室外,进气口距采样平台的高度不得低于1.5m。在进气口端应安装防雨帽和防虫网。7.1.4用标准的RS232连接线连接数据接口和专用软件定时下载数据。连接数据线长度最好小于10m。7.1.5仪器主机连接不间断电源等供电线路。7.2开机7.2.1接通仪器所需设备的电源。打开仪器主机的电源开关,之后仪器开始运行自检程序。7.2.2仪器自检程序完成后,即进人正常工作状态。7.3关机关闭仪器主机的电源开关,数据文件记录将停止在这个时刻。8仪器维护8.1日常维护和巡视检查随时检查仪器时钟、流量以及黑碳气溶胶的浓度是否与计算机专用软件界面所显示的记录一致,并在正常范围内,如出现异常值,应做好记录,并注意查看周围环境是否有明显的局地源影响。8.2清洗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_T 0968-2010出口蓝染、扎染制品检验规程.pdf
- WS_T 500.35-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第35部分: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pdf
- NYT 1530-2007龙眼、荔枝产后贮运保鲜技术规程.pdf
- SY_T 7071-2016陆上节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pdf
- SN_T 2780-2011氧化铝中铅、镉、铬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pdf
- SB 10009-1999冷冻饮品检验方法.pdf
- NYT 1733-2009有机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pdf
- SY_T 5968-2011探井试油质量评定规范.pdf
- QX_T 94-2008寒露风等级.pdf
- RB_T 007-2019强制性产品认证利用企业自有检测资源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