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QX_T 94-2008寒露风等级.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7. 060A 47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94—2008寒露风等级Grade of autumn low temperature2008-03-22发布2008-08-01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94—2008次目前言引言1范围2术语和定义3寒露风等级的划分4区域寒露风等级的划分参考文献….表1寒露风等级划分表 QX/T 94—2008前言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保生、杜筱玲、刘文英、郭瑞鸽、朱星球。本标准首次发布。 QX/T94—2008引言寒露风是影响我国双季晚稻安全齐穗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圈广、致灾严重的特点。寒露风的发生,会使双季晚稻空壳率增加、产量下降。长期以来,我国双季晚稻种植区的气象工作者对寒露风标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气候及水稻品种等差异较大,近几十年来寒露风的名称、分级标准各地不统一,并且时有更改;在使用寒露风指标进行预报、影响评估时,往往相差很大,以致无法进行比较。为此,在进行调研和参阅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写了《寒露风等级》标,以便更好地开展寒露风监测、预报、评估等服务工作。 QX/T 94—2008寒露风等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双季晚稻种植区寒露风的等级划分和区域寒露风等级划分。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双季晚稻种植区寒露风监测、预报、评估等相关工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寒露风autumn low temperature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因低温造成抽穗扬花受阻、空壳率增加的一种灾害性天气。2.2气温airtemperature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注:离地面1.5m高度处的空气温度(下同)。2.3日平均气温dailymeanairtemperature前一日20时(北京时,下同)后至当日20时之间02、08、14、20时4次气温观测值的平均,单位为摄氏度(℃)。2.4日最低气温dailyminimumairtemperature前一日20时后至当日20时之间气温的最低值,单位为摄氏度(℃)。2.5降水量precipitation从云中降落到单位面积平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层深度,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注:降水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冰粒、冰苞等形式。2.6影响雨日raindayof influence前一日20时后至当日20时之间的降水量1.0mm时,这一天为影响雨日;以天(d)为单位。2.7双季晚稻latedouble-harvestrice在早稻或其他作物收获后,采用移栽或直播的方式种植,于10月中旬至11月成熟的水稻。2.8干冷型dry-coldtype寒露风天气出现期间无影响雨日。2.9湿冷型!wet-cold type寒露风天气出现期间有影响雨日。1 QX/T 94-20082.10区域寒露风regional autumn low temperature一定区域范围内出现的寒露风。3寒露风等级的划分寒露风等级的划分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和影响雨日等为基础,分为干冷型、湿冷型两大类,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见表1。划分等级时,重度优先于中度,中度优先于轻度。表1寒露风等级划分表条件湿冷型干冷型等级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影响雨日日最低气温(d)≤17℃的天数(d)≤17℃的天数(d)值(℃)持续天数(d)值(℃)持续天数(d)≥3.≥01≥3≥0≤23≤22轻度2≥1≥12≥1≤23≤22≥1《213~503~50≤20中度2≥1≥12≥1≤21≤200≥6≥30≤21≥6重度≤20区域寒露风等级的划分4区域寒露风等级的划分,以寒露风出现的站数及等级为基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划分等级时,重度优先于中度,中度优先于轻度。4.1区域轻度寒露风区域内出现轻度及轻度以上等级寒露风的站数达到该区域总站数的35%以上;或区域内出现中度及中度以上等级寒露风的站数达到该区域总站数的10%~35%;或区域内出现重度等级寒露风的站数达到该区域总站数的5%~10%。4.2区域中度寒露风区域内出现中度及中度以上等级寒露风的站数达到该区域总站数的35%以上;或区域内出现重度等级寒露风的站数达到该区域总站数的10%~35%。4.3区域重度寒露风区域内出现重度等级寒露风的站数达到该区域总站数的35%以上。2 QX/T942008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发布[2]国家技术监督局.行业标准管理办法.1990年8月24日发布[3]白殿一.标准编写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年[4]宋迎波、王建林等.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