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近清明原文翻译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湘春夜月·近清明原文翻译赏析 湘春夜月·近清明原文翻译赏析 第一篇 湘春夜月·近清明 [宋代]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惋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译文 接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凄婉动人。惋惜这一片清歌,都付与孤独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单独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无语宛如在为我难过,一缕残阳斜照着院门。在华丽的楼前,只有那一池悠悠的湘水,倒映着悠悠轻荡的湘云。无聊的白日是那样漫长,梦境却短得可怜。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就算整个人间,也没有任何一个并州的刀剪,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解释 者次第:这很多状况。者,同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当时以锐利著称。 赏析 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确实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万树《词律》〕 清歌〞与“黄昏〞所含的心情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悦,后者使人悲伤,相反相成,其结果是益增悲伤之感,故此二句表现为极其沉痛的感叹口吻。接下来,进一步采纳了拟人手法,将具有感知的品行给予了柳花,想对它低声倾诉自己的心事,转而又:“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可见忧思之深重。“伤春〞二字,点出了作品主旨之所在。再下面,是自己感叹当时旅行在湘水之滨,单独投宿在旅舍时的孤寂心情。明明要写冷落,却偏用“温存〞的字眼,再用“谁与〞来作反诘,这种写法突现了一种炽烈追求的意愿。写到此处,已近过片,须得由伤春向恨别过渡,故而“柔情别绪〞四字的支配也就是相当奇妙而颇具匠心的了。 这首词的下片更为精采。前几句,紧紧抓住“湘春夜月〞的景色特点,将深沉的离愁别恨熔铸进去,造成了动人的艺术效果:“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这个境界是由众多形象构筑起来的一个整体,七宝楼台固不应拆碎,然而,倘求观看得细致,却无妨从局部着眼。“空樽夜泣〞,表示心情的极度悲伤,是一个凝炼警策的句子,其造语则显得老辣,与姜夔《暗香》词里的“翠樽易泣〞相同。“青山不语〞,山峰不会说话,而却似乎认为它原是会说话的,只是此时此刻无话可说罢了,以这种方式描摹环境的幽静,其艺术效果则更为剧烈。“残照当门〞,意谓残月照在门前,门外唯见残月。残月象征离别,正是由于它的情调凄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等常见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用残月抒写离别之情的艺术表现力了。“翠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惟是有〞,同义重叠,起着强调下文的作用,而它以“平去上〞的声韵作为引出下文的铺垫,从而使“一波湘水,摇荡湘云〞一句更富有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翠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一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一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添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春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深思。 下片的后几句,像上片点出“伤春〞一样,又将“恨别〞的题旨点明了。“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天〞是宇宙,“梦〞是人生,“天长梦短〞与吴文英在的“春宽梦窄〞〔《莺啼序》〕构思相同,富有哲学意味。如梦的人生既然短暂,离别的愁苦就更使人难耐,于是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急迫的期望尽快地“重见桃根〞。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他的妾名。后人常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结句的“这次第〞虽只是一个“点〞,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愁绪扰人,自然产生剪除的意愿,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然而这首词中,合理的意愿却是用否认方式、喟叹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因为“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 湘春夜月·近清明原文翻译赏析 第二篇 湘春夜月·近清明 宋朝 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惋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

文档评论(0)

130****5554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下载后有问题随时联系!~售后无忧

认证主体文安县爱萱美发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1026MAE3GFT91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