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舶柴油机设有横隔板把扫气空间与曲轴箱隔开,活塞杆穿过横隔板处设有填料函,填料函的作用是防止扫气空气和气缸漏下来的污油、污物漏入曲轴箱,以免加热和污染曲轴箱滑油、腐蚀曲轴与连杆等部件。
本文就主机填料函泄漏量偏大的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一、故障现象
某轮船员反映主机填料函滑油泄漏量过大,此时主机运行时间 716 h。
船员观察测量主机运行1h,各缸填料函的泄漏量,情况见表 1,经推算,主机全天填料函泄漏量约为 106 L/d/6 缸。
同时船员采用另一种方法判断填料函泄漏量:
将填料函泄放柜满了后驳掉,过了24h再量油位,根据油柜上涨的体积估算填料函的泄漏量,经实测,填料函的泄漏量偏大。
主机填料函泄漏量偏大增加了滑油消耗,进而增加了船舶运营成本,需尽快解决。
二、可能原因
从填料函运行时间阶段、填料函刮油环、填料函弹簧、填料函对中、活塞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找到原因,从表1 看,No.2 缸与 No.3 缸泄漏量偏大。
1、填料函运行时间阶段
首先需向船员了解主机运行时间,以判断主机填料函运行在哪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有其泄漏推荐值,超过推荐值即可判断泄漏量偏大。
衡量填料函泄漏量是否正常的依据:
MAN BW的推荐是在磨合期即经验值(200耀~400)h,填料函泄漏量可以高一些,超过磨合期以后填料函泄漏量会达到正常值:(5~10)L/d/缸,若超过20L/d/缸,建议检修填料函。
本轮主机运行时间716 h,泄漏量为106 L/d/6 缸,经判断泄漏量偏大。
2、刮油环研究
将该轮No.2缸和No.3缸更换新的刮油环。
对No.2缸和No.3缸新旧刮油环做蓝油试验对比,旧环的蓝油状体很好,新环中间部分无蓝油,这说明旧刮油环磨合的很好,刮油环无问题。
3、填料函弹簧研究
查看旧填料函弹簧的出厂材料、规格、性能报告是否正常。
将漏油严重的No.2缸和No.3缸的填料函原弹簧更换为新弹簧。
观察漏油量,发现刚更换弹簧后漏油有所减少,但在10天后漏油又恢复到原来漏油状况。
选择旧弹簧进行拉力测试,工具为弹簧秤、卷尺。
加力到150N时,弹簧的长度为1045mm,200N时,弹簧长度为1115mm,对比图纸的数据,差别细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排除了弹簧的因素。
4、填料函对中研究
首先核对填料函法兰安装时的原始对中记录是否正常。
再次通过测量填料函法兰内边缘到缸体的实际间距,来判断填料函对中是否妥当。
图1 位置图及尺寸 L 值
选择漏油量较大的No.2缸和No.3缸测量填料函法兰内边缘到缸体的间距L,图1所示为填料函与填料函法兰和缸体相对位置,以及填料函法兰内边缘到缸体的间距L值的位置,图2为测量L值位置分布。
图2? L 值分布示意
按要求,对角线测量的L值差值均需小于标准值,即的│L?-L?│≤标准值,同时│L?-L?│ ≤标准值,若测量值不符合标准,需重新定位,把定位销拔下来重新定位,重新钻孔、镗孔、安装定位销。
5、活塞杆的研究
首先检查活塞杆的出厂数据如尺寸、自检表和安装记录表等。
再次对活塞杆尺寸和精度进行测量,对活塞杆的尺寸和加工精度(直径公差、粗糙度、平行度、圆度和直线度等)进行过测量,对备用活塞杆的尺寸和加工精度同样也进行测量,查看是否存在异常。
如对活塞杆直径公差的测量:
用外径尺沿 No.2 缸活塞杆等距挑 4 个位置进行测量,见表 2 所示数据,活塞杆外径的图纸标准为:
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同样对其他参数,通过测量判断数据是否正常。
三、解决对策
(1)评估填料函运行所处时间段。
首先需向船员了解主机运行时间,以判断主机填料函运行在哪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有其泄漏标准,超过标准即可判断泄漏量超标。
(2)更换新的密封环和刮油环等。
提供并更换填料函内密封环、刮油环等备件;检查每个缸填料函的气密性,并用塞尺对密封环间隙进行测量。
对于刚更换的填料函刮油环需要一个磨合过程,需船员关注已经更换的各缸的漏油量,并提供各缸具体漏油数据以便厂家分析是否正常。
(3)对填料函法兰重新对中安装。
对本轮,依据 2.4 内的测量方法实测填料函对中情况,结果数据不符合标准,重新定位并安装定位销。
因此填料函对中不良是造成填料函漏油的原
因之一。
(4)采用新的型式的主机填料函。
如若在更换刮油环和弹簧等方法后无效的情况下,请主机厂家考虑改进填料函型式,采用新的型式的主机填料函,以增强填料函刮油的效果。
更换后观察泄漏量是否会减少。
(5)对活塞杆的检查。
对活塞杆的进行检查测量,根据对活塞杆的实际测量结果,判断活塞杆是否合符标准,若活塞杆不合格,可考虑更换。
此类情况极少出现,毕竟活塞杆在出厂前均经过严格检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