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知识梳理与作业-新九年级语文暑假预习.docxVIP

《岳阳楼记》知识梳理与作业-新九年级语文暑假预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 岳阳楼记 【知识梳理】 【作者介绍】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按照宋代人的习惯,写“记”以及散文一类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时,邀人作记通常要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也就是画卷或相关文献之类的资料,以供作记之人参考。滕子京虽然被贬岳州,但他在任期间,做了三件政绩工程,希望能够取得朝廷的谅解。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一,完成于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两记,一则就是《岳阳楼记》,另一则是《偃虹堤记》。《岳阳楼记》所述内容有实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记》则无迹可寻。但是在《偃虹堤记》中,范仲淹也同样将偃虹堤描写得具体翔实,相较岳阳楼毫不逊色。因而,便引发了少数学者关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否去过岳阳楼的争议。 【字词读音】 谪(zhé)守 朝晖(huī)夕阴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 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 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 浩浩汤汤 (shāng) 潇(xiāo)湘 属 ( zhǔ 同“嘱” 【通假字】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 嘱托 【一词多义】 明:(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 以:(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1)(直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尽头) 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一:(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全部:在洞庭一湖 则:(1)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备:(1)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2)备齐 【古今异义】 1.夫 古义: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今义:丈夫,夫人。   2.横   古义:广远。(横无际涯)   今义:与“竖”相对。   3.观   古义: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今义:看。   4.宠   古义:恩宠荣誉。(宠辱偕忘)   今义:偏爱。   5.排空  古义:冲向天空。(浊浪排空)   今义:全部去除掉。   6.南极  古义:向南面到达。(南极潇湘)   今义:地轴的南端。   7.进   古义:在朝廷。(进亦忧,退亦忧)   今义:与“退”相对。   8.退    古义:隐居乡野。(进亦忧,退亦忧)   今义:向后移动等义。   9.明年   古义:第二年。(越明年)   今义:相对于“今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yxk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