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012 )*#$%+,3456789:;
=?@)*#$%+,-$%A8BC
=?=@$%DE-FGHIJKL8)*#$%+,MNO
“文化守成主义”的艺术观:
他们认为要坚持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对于西方文化要“知其宜而交通
调和之,知其不宜,则守其所自有之宜,以求其所未有之宜而保存之”,
这样才能“成一特别精神之国家”,其基本立场是认为中国文化本体内部
有新旧交替的演进规律,传统艺术具有内在的延展性。
1907年,刘师培开始在《国粹学报》连载发表
《中国美术学变迁论》;
1914年,黄宾虹在《南社》上连续发表论述历
代绘画文章,后集结出版《古画微》;
1917年,《中华小说界》开设专栏刊登《种瓜
亭笔记》与《中华古瓷考》等。
中国画学研究会是20世纪前期中国
北方地区影响较大的一个艺术团体,
1920年由北京地区画界领军人物金
城、周肇祥、陈师曾等人发起成立。
这些人大都在国民政府任职,又得
到民国政府大总统徐世昌的支持和
庚子赔款资助,所以这个团体能在
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的风潮下,
以“精研古法、博择新知”为宗旨,
交流切磋、传道授业、出刊办展,
致力于国粹的传承与弘扬。
金城主张“以古释今”,针对具有进步论色彩的“破
旧立新论”提出“无新旧论”,他认为艺术“无旧非
新,新由是旧,化其旧虽旧亦新,泥其新虽新亦旧”,
认为“意新图不在笔墨之间,而在与境界”,也就是
说可以通过旧笔墨来书写新意境,肯定传统笔墨之意
义。
1930年,郑午昌、贺天健、谢公展等人在上海创立
“中国画会”,其创立缘起中写道:“盖无论欧美各
国,莫不将其固有之文化发皇广大,以表现其民族之
特性。而画道实又为表现文化最有价值之工具”,在
其创办的《国画月刊》发刊词中更是希望“发挥固有
艺术之精神,提高国际艺术之地位”。
“中西融合”的艺术观:
即一种理性看待中国传统的态度,虽然对于其中不足的部分主张利用
西方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加以改造,但其出发点还是希望在借鉴的基础上创
造出新的本民族的艺术,也体现出一种“民族主义”情节。
徐悲鸿提出立足中国自身的传统,“佳者守之,垂绝
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提出以西方技
术复兴写实的传统,通过“外采”来改之增之,弥补
中国艺术写意性“造型”之不足。
对于传统的中国画艺术,林风眠认为其弊端在于承袭
对前人的模仿,同时易陷入对自身笔墨形式的探寻中,
西方艺术中对于客观事物细致观察的那一方面可以弥
补“纯粹的笔墨表现”。而西方艺术的弊端恰恰在于
一味地客观、忠实地模仿自然,而缺少情绪的表达,
而中国画中恰是借山水而抒发情怀。所以中西艺术彼
此间具有相互借鉴的意义,他希望打破彼此的隔阂,
通过相互补充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
我国一般人士多视国画与西画有截然的鸿沟,几若风
马牛不相及,各地艺术学校公然承认这种见解,硬把
绘画分为国画系与西画系,因此两系的师生多不能互
相了解而相轻,此诚为艺术界之不幸!我们假如要把
颓废的国画适应社会意识的需要而另辟新途径,则研
究国画者不宜忽视西画的贡献,同时,我们假如又要
把油画脱离西洋的程式而成为足以代表民族精神的新
艺术,那么研究西画者亦不宜忽视千百年来国画的成
绩。……根据历史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趋势,我们更不
宜抱艺术的门罗主义以自困。
——林文铮, 《本校艺术教育大纲》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大门
“从历史方面观察,一民族文化之发达,一定是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吸收
他民族的文化,造成新的时代,如此生生不已的。”
——林风眠,《重新估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