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北派荆浩与《匡庐图》.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山水画的成熟期 (唐末五代) 唐末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起点,逐渐形成了以李思训为代表的重彩一 派和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一派。到了五代,中国山水画有了重大发展,由于画家 所在地域的不同,他们所描绘的自然风貌也就互有差别。于是画坛上便出现了专 门表现北方山水或南方山水的不同绘画流派。北方画派的创始人是荆浩、关仝, 以雄奇险峻著称。南方画派,则以董源及其弟子巨然为代表,多表现江南丘陵江 湖景色。 先来看北方画派。 4.1北派荆浩与 《匡庐图》 唐末战乱频繁,唐王朝处在崩溃的边缘,面对无法挽回的局势,文人士大夫的消极情 绪萌生,和晋末一样,他们喜爱隐逸、佛道和山水的题材,山水对人的影响更多的是“怡悦 性情”、“代去杂欲”。荆浩精通儒学,但在现实的逼迫下,也退隐山林,隐居在洪谷山,今 在河南安阳林县西南二十里。当时荆浩在此以农耕为生,摒弃一切功名富贵之杂欲,致力于 山水画的创作和研究。 荆浩的山水画风格是什么样的呢?据记载,称他擅写 “云中山顶”,显出 “四面峻厚” 的体势。这应该是一种云雾缭绕、山势立体感较强的绘画形式。现存的 《匡庐图》传为荆浩 的真迹,至今图上仍有宋人题的“荆浩真迹神品”6 个字。此作即使不是原作,也必定非常 接近原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画吧! 《匡庐图》纵185.8 厘米,横106.8 厘米,画面前景开阔,线条比较舒缓,右下角临水 浅坡,有几棵松树,枝叶繁茂。随着山路步入中景,幽静的河岸边山崖峭壁,巨石林立,嶙 峋的松树和杂树分布于山的顶部,山腰和山脚各有一院落,均掩映在苍林古木间,有人赶着 毛驴在路上走着,山中飞泉数道,给幽静的山林带来了活力,遥望远山,危峰重叠,气势雄 伟。 此画的特殊之处在于绘画技法的改变。荆浩开始把皴法大量地运用到山水画中。他用坚 劲而密集的皴法线条,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山石的凸凹关系和纹理结构,并以虚实浓淡的墨色 表现其阴阳向背的体质感。用皴法强化山体的质感是荆浩了不起的成就。 从荆浩开始,笔墨被视为山水画的造型手段,其作用是“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 阳”,画家在实践中,以笔为主导,并和墨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的体 质感。可以说,笔墨的奥妙是由荆浩首先发掘出来的,他成为承接隋唐,并开启千年山水画 风的关键人物。

文档评论(0)

职教中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