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初南书屋行走与军机处的兴衰.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初南书屋行走与军机处的兴衰 军机处的设置、组织领导 清朝没有设立宰相,清初议会总理和部长会议成立。这是清初的主要决策机构,也被称为“国家议会”。顺治、康熙、雍正等王朝相继设立了区长。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在乾清宫西南方向设立了“南书房”开始是皇帝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的地方,“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为“南书房行走”。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康熙经常在南书房与亲信大臣讨论大政方针,并命令南书房词臣草拟诏书,这就使南书房变成了一个新的“内阁”。 雍正继位后,进一步消弱八旗王公权势,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日渐衰微。雍正三年(1725年),撤消了总理事务王大臣制。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两路出师西北,因雍正即位之后,把寝宫移到养心殿,南书房和内阁与皇帝的距离太远了,传递军报及承旨发送多有不便,雍正皇帝担心机密外泄,谕令在紫禁城的隆宗门内设军需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处理紧急军务。王昶的《军机处题名记》说:“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可见,军机处开始是称为“军需房”或“军机房”,由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等参与军机要务。到了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铸造“办理军机印信”,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 1735年,弘历即位,是为乾隆帝,十月,以军机处为“前朝败政”,予以撤销;但同时设立由宗室亲王为主的“总理事务处”,其实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军机处。原办军机事务的大臣,有的改为“协办总理事务”,有的回到了本任。然而,由于军机处对加强皇权的作用,使得年轻的弘历在废军机处两年后,又于1737年11月谕令大学士鄂尔泰等仍办理军机事务。到了乾隆三年(1738年)正式称为“军机处”,省去“办理”二字。此后,军机处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职权比雍正时都大,成为清帝国核心政务机构。 军机处虽然是雍正的首创,但只有在乾隆手里,才变成了君主专制的最佳利器。乾隆五十六年(1971年,军机处问世60年后),清初建立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终于被废止了,内阁也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军机处办理,军机处真正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经过明清两朝几百年的探索,到了乾隆这一代,总算发明了控制外廷、辖制臣僚、绝对控制决策过程并保证机密的最佳途径。 嘉庆年间,军机处日趋巩固,职权亦趋发展扩大。同治初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复设议政王,但这时的议政王是明令在军机处“行走”的,议政王与军机处同为一体,军机处的权限反而得到加强。至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清政府为君主立宪成立责任内阁,执政一百八十多年的军机处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任命无级别 乾隆皇帝为了独断朝纲,对军机处职能多有强化、正规化。军机大臣正式加衔为“军机上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即所谓大军机。大军机重任在肩,是军机处职能的主要承办者,所谓“行走”就是列入值班办事之意。又设立军机章京,负责处理文书、起草文案及陪同军机大臣办理重要事务,即所谓小军机,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类。 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个别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大小军机都是临时官员,没有品级,任命不经过吏部和内阁,无制度上的规范,也不参与吏部的京察考核。军机处的一切制度、人事,全凭皇帝一句话,完全出于皇帝的意志,实现了君主的高度集权。明朝及清初任命内阁辅臣,需要经过吏部推荐或九卿廷推,多少有一点民主精神;乾隆以后任命军机大臣,只需要一道“某某着即日起在军机上行走”即可,外廷毫无干预的余地。军机大臣的名额没有定员,初设时为三人,以后增加到四、五甚至到八、九人,最多达十一人。军机章京开始也没有定额,只是到嘉庆初年,才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的任命,称为“军机司员上行走”或“军机章京上行走”。 清顺治以来,对亲王多加防范,大权相授非常慎重,但属于皇帝的亲信,又忠实可靠的,往往在军机处主其事,如雍正时的怡亲王允祥,嘉庆时的成亲王永王星,咸丰、道光年间的恭亲王奕忻等,他们都是皇帝得心应手的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的名次,约以官位高低及行走先后为序,也有经皇帝指定的。 军机处设有领班一人,总揽一切。军机大臣虽是兼职,但奉旨承诏,指挥百官,其权力超过大学士。史称“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军机大臣地位特殊,一般能文能武,出将入相,既熟悉部院事务,又能指挥军事,如雍正时的鄂尔泰出身进士,先后任广西巡抚、云贵广西三省总督,1732年任保和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进而为军机大臣。 军机处参与皇帝上传下达 军机处职掌着每日晋见皇帝,共商处理军国大事,并奉旨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的重要使命,因此它在清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军机处在清代初设阶段,由于无保密制度,造成清廷许多军国要事的严重泄密。严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