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1.100. 60分类号:Y41QB备案号:35056-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4237—2011艾蒿(精)油Oil of Artemisia argyl (Artemisia argyl Levl. et Vant.)2011-12-20 发布2012-04-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 4237-2011前言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南平利宇香精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省香化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婷婷、李琼、梁鸣、陈金秀、肖瑜、徐易。
QB/T 4237-2011艾蒿(精)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艾蒿(精)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对艾蒿(精)油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1538—2006精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ISO7609:1985,IDT)GB/T 11540香料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11540一2008,ISO 279:1998,MOD)GB/T14454.2香料香气评定法GB/T14454.4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GB/T14454.4—2008,ISO280:1998,MOD)GB/T 14454.5香料旋光度的测定(GB/T14454.52008,ISO592:1998,MOD)GB/T 14455.3香料乙醇中溶解(混)度的评估(GB/T14455.32008,ISO875:1999,MOD)3定义3. 1艾蒿 (精)油 oil of Artemisia argyl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生长在中国的菊科植物艾蒿(Artemisiaargyl Levl.etVant.)的地上部分提取的精油。4 要求4.1色状:浅黄色至黄绿色液体。4.2香气:具有艾蒿特征的草香气息。4.3相对密度(20℃/20℃):0.894~0.923。4.4折光指数(20℃):1.472~1.485。4.5旋光度(20℃):-12°~-1°。4.6溶混度(20℃):1体积试样混溶于19体积95%(体积分数)乙醇中,呈澄清溶液。4.7特征组分含量(GC):见表1。表 1特征组分含量特征组分含量范围/%1,8-桉叶素9~16艾蒿酮1.5~6.0艾蒿醇0.5~3.5樟脑1~6
QB/T 4237-20115试验方法5.1色状的检定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5.2香气的评定按GB/T14454.2的规定。5.3相对密度的测定按GB/T11540的规定。5.4折光指数的测定按GB/T14454.4的规定。5.5旋光度的测定按GB/T14454.5的规定。5.6溶混度的评估按GB/T14455.3的规定。5.7特征组分含量的测定5.7.1仪器a)气相色谱仪:按GB/T11538一2006中第5章的规定;b)柱:毛细管柱;c)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5.7.2测定方法面积归一化法:按GB/T11538一2006中10.4指定的方法测定特征组分含量。5.7.3重复性及结果表示按GB/T11538一2006中11.4的规定进行,应符合要求。艾蒿(精)油典型气相色谱图(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A。艾蒿(精)油代表性和特征性组分含量范围(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B。6检验规则6.1艾蒿(精)油应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书。色状、香气、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特征组分含量为出厂检验项目,型式检验为全项目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6.2验收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各项规定检验所收到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一批号作一次验收,不同批号分别验收。6.3抽样方法:每批的包装单位1个~2个,全抽;3个~100个抽取2个;100个以上增加部分再抽取3%。用取样器从每个包装单位中均匀抽取试样20mL~50mL,将所抽取的试样全部置于混样器内充分混匀,分别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密闭的惰性容器中,避光保存。容器上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数量及取样日期,一瓶作检验用,另一瓶留存备查。6.4如验收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会同生产厂重新加倍抽取试样复验。如复验结果仍有指标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6.5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议解决或由法定检验机构进行仲裁。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7.1标志产品包装外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地址、商标、批号、净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B 1065-2004制鞋机械 绷帮机.pdf
- TB_T 3486-2017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技术条件.pdf
- SC_T 2067-2014许氏平鲉.pdf
- QX_T 178-2013城市雪灾气象等级.pdf
- SN_T 4518-2016纸和纸制品中松香酸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SN_T 3767.2-2014出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2部分:筛选方法.pdf
- QB 2051-1994荧光高压汞灯泡.pdf
- SN_T 4227-2015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 一氧化碳.pdf
- NY_T 2396-2013麦田套种花生生产技术规程.pdf
- QB_T 2625-2011中性墨水圆珠笔和笔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