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Y_T 1845-2010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拮抗反应.pdf

NY_T 1845-2010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拮抗反应.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845—2010抗反应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Identification of distinctness for edible mushroom cultivar by antagonism2010-09-01实施2010-05-20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1845-5--2010前創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金霞、陈强、黄晨阳、高巍、郑素月、张瑞颖、胡清秀、I NY/T 1845--2010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拮抗反应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用拮抗反应进行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佛州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var.florida)、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ica)、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滑菇(Pholiota nameko)、香菇(Lentinula edode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灵芝(Ganoderma spp.)、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黄伞(Pholiota adiposa)、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等食用菌菌种区别性的鉴定,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098一2006食用菌品种描述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NY/T1098一200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菌种区别性 distinctness of spawn供检菌种与对照菌种的不符合性。3.2隆起型ridgy拮抗反应的表现特征之一,表现为两菌株菌落交界处菌丝隆起。背面观察两菌株菌落交界处培养基中有或没有带状色素沉淀。4 原理拮抗反应是某些真菌识别异已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反应,它是由基因组内异核体不亲和(hetero-karyon incompatibility,het)位点控制的。当不亲和的菌株共同培养时,由于 het位点的识别作用,菌株间就会产生拮抗反应,在交界处形成隆起、沟或隔离,从而防止遗传上明显不同的个体间菌丝的融合,以保持个体遗传上的独立和稳定。5仪器设备5.1 高压灭菌锅。5.2净化工作台(接种箱)。5.3培养箱。5.4微生物学检测实验室其他常用设备。1 NY/T 1845—20106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或综合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CPDA)(见附录 A.1、A.2)。猴头用柠檬酸或食醋调至pH5.5。特殊种类需加入适量其生长所需特殊物质,如酵母粉、蛋白陈、麦芽汁、麦芽糖等,但是不应过富。倒人培养Ⅲ冷却成为平板。7 接种7. 1接种组合和重复接种组合为 3组。第一组:供检菌种与对照菌种,各接种 1个接种块;第二组:供检菌种与供检菌种,各接种1个接种块;第三组:对照菌种与对照菌种,各接种1个接种块。每组 3个重复。分别进行对峙培养。7.2接种操作严格按无菌操作,用5 mm打孔器分别打取活化后适龄菌种菌落边缘作接种块,两接种块间隔30mm,分别置于距平板中心点的15mm处,菌丝朝上。8培养条件根据培养物的不同生长要求,给予其适宜的培养温度(多在22℃~28℃),通风、避光培养至接种块菌丝接触后,再在自然光下培养5 d~7 d。不同种类食用菌菌丝培养条件见附录 B。9拮抗反应的观察和判断在灯下或自然光下,观察培养物表面两菌株菌落交界处菌丝是否呈现隆起型、沟型、隔离型反应。培养物表面菌丝有隆起型、沟型、隔离型三者之一的为有拮抗反应,供检菌种与对照菌种为不同品种;培养物表面菌丝未呈现隆起型、沟型、隔离型三者之一的为无拮抗反应,但不能确定为相同品种。2 NY/T 1845—2010附录A(规范性附录)母种常用培养基及其配方A.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