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 1041-2000瓦氏黄颡鱼.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 52S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 1041 --- 2000瓦氏黄鱼Darkbarbel catfish2000-02-22 发布2000-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 1041--2000前言为了鉴定瓦氏黄鱼,鉴别瓦氏黄颖鱼和其他物种,保护和保存瓦氏黄鱼原种优良的性状及种质,避免苗种生产中种质混杂和性状退化,开展瓦氏黄颗鱼种质的有效监测,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 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从新、熊传喜、周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 1041—2000瓦氏黄颜鱼Darkbarbel catfish范围1本标准给出了瓦氏黄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瓦氏黄颖鱼的种质鉴定。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C 1037—2000 鲂SC 1040—2000 长吻3 学名与分类3.1学名瓦氏黄颗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3.2分类位置形目(Siluriformes),科(Bagridae),黄颧鱼属(Pelteobagrus)。4主要形态构造特征4.1外部形态特征4.1.1 外形体长,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扁平,其头顶部覆有薄皮。口下位,上、下颌皆具绒毛状细齿。吻圆钝。眼小,侧上位。须4对,青黑色。其中鼻须末端达眼后,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颊须较上颌须短。鳃孔大,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肩骨显著突出,位于胸鳍之上方。背鳍起点至吻端较距脂鳍起点为远,背鳍刺长于胸鳍刺,其后缘有锯齿。胸鳍硬刺粗长,前缘光滑,后缘锯齿发达。胸鳍远不达腹鳍。腹鳍末端达臀鳍。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稍短,并与其相对。尾鳍叉形,上叶稍长于下叶。肛门近臀鳍起点。侧线较平直,体表光滑无鳞。背部灰褐色,体侧灰黄色,腹部灰白色,各鳍淡黄色。瓦氏黄颖鱼外形见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02-22批准2000-04-01 实施1 SC 1041—2000图 1 瓦氏黄鱼外形图4.1.2可数性状4.1.2.1 背鳍鳍式:D.ii,7。4.1.2.2臀鳍鳍式:A.0,21~25,多数为23。4.1.2.3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15~17。4.1.3可量性状体长为体高的3.6~4.9倍,为头长的3.8~4.8倍,为尾柄长的5.2~6.6倍,为尾柄高的10.6~13.9倍,为脂鳍基长的5.6~6.8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离的3.0~3.3倍。头长为吻长的2.6~4.0倍,为眼间距的1.7~1.9倍,为背鳍刺长的1.0~1.2倍,为胸鳍刺长的1.2~1.6倍,为上颌须长的0. 7~0. 9倍。4.2内部构造特征4.2.1一室。内有“T”形隔膜将隔成一前二后相互连通的三小室,管并口于中隔的前方。4.2.2脊椎骨脊椎骨总数 38~41。4.2.3腹膜灰色或灰黑色。5生长与繁殖5.1生长不同年龄的鱼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退算值见表1。表1瓦氏黄颧鱼各年龄组鱼的体长和体重退算值年1235龄,龄4终长,cm10.114.818. 622.124. 9体16. 953. 2105.7174.2重+g251. 4瓦氏黄赖鱼的生长方程和体长与体重关系式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5.2繁殖5.2.1性成熟年龄:雌雄鱼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5.2.2性成熟个体性腺每年成熟一次,一次产卵。卵粘性。5.2.3不同年龄的鱼个体怀卵量见表2。 SC 1041 -2000一表2瓦氏黄颗鱼各年龄组鱼的个体平均怀卵量23年龄,龄:454 9059 052绝对怀卵量,粒10 21714 8905558M相对怀卵量,粒/g42遗传学特性66. 1细胞遗传学特性体细胞染色体数:2n=52,染色体臂数(NF):90。组型公式:22m+16sm十14st。瓦氏黄颗鱼染色体组型见图2。XXxXxXKXxxxnxX8x18aXxx*xXXXx004nn荐ARAahn5 μm镇Mn0n00nn图 2 瓦氏黄颖鱼染色体组型图6.2生化遗传学特性瓦氏黄颗鱼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谱见图3。酶带扫描图见图4,酶带的活性强度见表3。雪HAT图 4瓦氏黄颓鱼肌肉组织LDH同工酶酶图 3 瓦氏黄颗鱼肌肉组织LDH同工酶电泳酶谱图带扫描图3 SC 3 瓦氏黄颗鱼肌肉组织 LDH 同工酶酶带活性强度LDH:LDH:酶带LDH1LDH2LDH.0.550. 52相对迁移率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