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考察荆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0年我考察荆江 (一) 分洪、救赎景观 1981年,我有机会会见陈丕贤,了解荆州。1961年到1981年的20年中, 我到过长江流域的省市许多次, 但对长江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而这次是专门考察长江, 一天到晚看长江、谈长江, 特别关心长江水灾, 因而增进了不少有关长江水灾的知识。 考察荆江这件事情的缘起是1979年, 当时我热心研究中国国土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 其中包括灾害问题。陈丕显是我在1938年相识的老朋友。三中全会时他已调到湖北省当第一把手。1980年有一次我去武汉见到他, 谈起北京有些学者对长江很耽心, 说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他告诉我, 1980年长江就有水灾, 问我是否愿意同他一起去看看。1981年4月下旬他从武汉打电话给我说, 他已有了一个去荆江的计划, 时间定在五月初。于是我就按时赶往武汉。从5月8日早开始, 随陈丕显由武昌出发, 开始了这次荆江考察。 5月8日上午到沔阳, 县委书记王生铁、副书记陈远清汇报了本县情况, 没有多讲有关荆江的水情。 在沔阳只停了几个小时, 当天下午就到了洪湖。晚上在洪湖县委招待所, 由省委书记任仲林召开座谈会, 由洪湖县长邹其松汇报。 在汇报中邹其松讲, 1980年洪湖的水位是26年来最高的。以前控制在26.5米, 去年1980年达到26.9米, 离堤只差0.1米。分洪3.4亿立方米, 淹了沙口、大口、界牌三个公社, 保了六个公社, 三个农场。分洪就是主动地舍车保帅, 如不分洪, 就会滥开口。 邹县长介绍, 洪湖接受江陵、沙市、潜江等5个县来水。洪水季节上面来水700多个流量。有3个电排水站排水, 其中高塘口站, 可排250个流量;南桃沟站, 可排100个流量;大沙泵站, 可排30个流量 (一个流量就是每秒可排1立方米的水) 。再加上小的电排水站, 设备能力可排450个流量。但由于设备和电力不足只能排350万立方米。他还介绍了1980年灾后维修洪湖堤的工程量是310万立方米, 这个工程量春节基本完成, 围湖堤全长89公里, 加固了65公里, 堤高海拔28米, 去年塌方3.6公里, 因为堤是软基础, 另外两边都是水。去年受灾面积是61万亩, 成灾59万亩, 无收的35万亩, 灾民37000户, 106000人。3个重灾区倒塌8000多间房, 其中私人房3700多间, 口粮不足、医药不足都是问题, 但全县居民生活稳定, 没有逃荒要饭的。 5月9日坐船进入洪湖, 在船上一边看一边听洪湖经济的汇报, 同时继续讨论围湖造田和防洪的关系等问题。 5月9日晚坐船从洪湖到监利, 听县委书记王俊汇报。 5月10日上午到石首县, 听县委书记陈万年汇报。陈万年反映湖南省堵了下游支流抬高了上游水位, 增加抗洪的负担。 5月10日下午到公安县, 晚上听县委书记彭东才介绍情况。彭书记说, 公安县长江以南地区属于洞庭湖河网区。长江向洞庭湖分流有四个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松、太、藕三口纵贯全境。过境河流总长400多公里, 防洪堤长756公里, 保护着县128万多亩良田。80多万人, 长期以来以堤为命。监利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很少, 石首、公安在长江南北都有土地, 而且很多。建国后的荆江分洪区就主要在公安境内长江南岸从斗湖堤、郝穴到藕池口的长江边。当夜, 宿公安县。 5月11日上午, 我们坐船去考察公安县境内的河流。公安县境内有一条主要的河流——松滋河。它起源于松滋县城西, 经公安流至湖南安乡入洞庭湖。这条河流又分松东、松西两河。两河中间又有一条横河作为两河的调节河。公安的彭书记讲这条横河去年在湖南被堵住, 少了866个流量。湖南还在松东河河口修矶头, 改变了河水流速分布, 河槽改道, 限制河槽自然发展。我们坐船走出湖北省界到了湖南境内, 亲眼看见了这种情况。 看过现场, 我们就坐船去松滋。5月11日下午到达了松滋县。县委书记康志宏汇报说, 松滋是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康书记讲, 1980年受灾重, 暗灾重, 虽然没有决口, 但也倒了6600间房子。 从5月9日晚到监利到5月11日晚离松滋, 只有三整天, 但是看到听到的事情真不少。 5月12日上午专门考察荆江分洪区。主要是在分洪闸那里听分洪区管理处的同志介绍情况。他说, 荆江是荆州地段的长江。荆江分洪区就是建在荆江中段的一个备分洪用的一个很大的区域。分洪区面积921平方公里, 大部分是公安县的土地。扩大的分洪区还包括江陵。设立分洪区的目的是保住荆江大堤。1954年分洪, 沙市水位从45.63米减少到44.67米。1954年流量为每秒7.31万立方米。水利部门规定, 流量达到每秒6万立方米以上的要在公安分洪, 8万以上就要把松滋扒开。荆江分洪的目的是保护荆江大堤, 以免江水改道。1980年流量只有40000多, 用不着分洪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