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化学课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学考复习.ppt

高中化学课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学考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仪器知多少? 1、哪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 2、哪些使用前需要润洗? 3、哪些仪器有零刻度,它们的精度分别为多少? 【方法技巧】 有关数据记录的精度问题: (1)托盘天平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时保留一位小数。 (2)量筒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记录数据时保留一位小数。 (3)pH试纸粗略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时只取整数,不含小数 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的仪器 1.容量瓶:检验口部的塞子是否漏液。 方法:加入水塞上塞子用食指顶住倒立观察正立,然后将塞子旋转180°再倒立观察。 2.分液漏斗和滴定管:要检验活塞处是否漏液,若在分液漏斗中萃取溶液还要检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4、哪些仪器需要检漏? 关键:关闭塞子、加水观察、两个角度 2、如何取用药品? ②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①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3、常见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种类及用途 氧化 性 碱 酸 漂白 性 酸碱性 答案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溶液:取一小块试纸放在 上,用 蘸取液体,点在试纸 ,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等pH试纸变色后,与__________对照。 ②检验气体:先用蒸馏水把试纸 ,用 夹取或粘在 的一端,然后再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玻璃片或表面皿 玻璃棒 中部 标准比色卡 润湿 镊子 玻璃棒 答案 4.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常用仪器:烧杯、试管、 等。 促溶方法: 、 、 或振荡等。 (2)气体物质的溶解或吸收 玻璃棒 加热 研细 搅拌 ①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 ②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 、 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 NH3 HCl 答案 (3)液体物质的溶解(稀释):一般把密度 的液体加入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 5.仪器的洗涤 (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2)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较大 答案 (3)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残留物 洗涤剂 容器里附有的油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器壁上附着的硫 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上的银镜 _______ AgCl 氨水 容器内残留的MnO2 热的______ 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 CS2或热的NaOH溶液 稀HNO3 浓盐酸 答案 6.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1)微热法:如图a。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导管口 ,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 ,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 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_____________ 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 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 ,证明装置不漏气。 产生气泡 形成一段水柱 高于 液面位置保持 不变 高于 位置保持不变 答案 (3)滴液法:如图d。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如图e、f。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 ,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 ,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 ,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差法的拓展) 滴入少量水后很快停止流下 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保持稳定 上升 注意: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与答题规范 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 (1)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思路 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2)气密性检查的答题规范 ①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②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③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④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