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Y_T 2383-201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pdf

NY_T 2383-201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16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383—201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rules for control of potato diseases and pests2014-01-01实施2013-09-10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383—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内蒙古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中华、杨万林、朱杰华、朱晓明、张秋萍、胡俊、杨志辉、杨芳。一 NY/T2383—201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马铃薯病虫害potato diseases and pests指在马铃薯生长和贮藏过程中发生,造成马铃薯产量损失、块茎质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和虫害的总称,包括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黑胫病、黑痣病、干腐病、环腐病、疮痴病等病害,以及蚜虫、二十八星飘虫、蚜鳕、楼、金针虫、地老虎、潜叶蝇、豆芜菁等害虫(附录Λ)。3. 2脱毒种薯virus-free seed potato通过茎尖剥离一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符合我国种薯质量标准的各级马铃薯种薯。3. 3种薯处理 treatment of seed potato播种前对种薯的催芽、晾晒、筛选、切块和药剂拌种等农事和化学处理措施的总称。3.4杀秧vine killing指在马铃薯植株自然死亡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4综合防治措施4.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运用物理、生物措施,合理、安全应用化学防治,对马铃薯病虫害进行安全和有效的综合防控。在药剂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GB4285、GB/T8321.9和NY/T1276的规定。4.2农业防治措施4.2.1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轮作,冬马铃薯实行水旱轮作,轮作年限2年以上。4.2.2选择抗虫抗病品种1 NY/T2383—2013选择抗当地主要病虫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注意抗病品种布局的合理性。4.2.3种植脱毒种薯种植符合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标准,满足生产目的需求的脱毒种薯。4.2.4精选种薯剔除病、劣、杂薯,选择不带致病病菌和虫源,已通过休眠且生理状态较好,大小适中的健康块茎种植。4.2.5切刀消毒在种薯切块时,用0.5%的高锰酸钾或70%~75%的酒精浸泡切刀5min以上进行消毒。切块5min或切到病薯时必须更换刀具,以防止黑胫病、环腐病、青枯病、干腐病和晚疫病等病害致病菌通过切刀传播。4.2.6种薯消毒播种前种薯可用0.1%对苯二酚浸种30min,或0.2%甲醛溶液浸种10min~15min,或0.1%对苯酚溶液浸种15min,或0.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5min消毒种薯,对疮痴病的防治效果明显。4.3物理化学防治措施4.3.1播种期病害根据当地需控制的马铃薯病害种类,选择不同药剂进行组合后稀释拌种,预防病害发生。药剂使用和选择参考附录B。地下害虫选用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氯氟氰菊酯、氯吡硫磷、敌百虫等杀虫剂与适量土壤、细沙拌匀沟施或拌人底肥中,防控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发生。4.3.2苗期至现蕾期黑胫病和环腐病拔除萎蕉、叶面病斑较多、黄化死亡的植株,挖出遗留于土壤中的块茎,并在遗留病穴处施用72%农用链霉素。及时销毁带病的植株和块茎晚疫病在西南多雨地区,从苗高15cm~20cm开始交替喷施代森锰锌、双炔酰菌胺等保护性杀菌剂1次~2次。如出现中心病株则交替喷施霜脲·锰锌、唑菌酮·霜脲氰、恶霜·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等混剂或内吸性治疗剂1次~2次。施药间隔期为7d~10d。疮痴病增施绿肥或增施酸性物质(如施用硫磺粉等),改善土壤酸碱度,增加有益微生物,减轻发病。秋种马铃薯避免施用石灰或用草木灰等拌种,保持土壤pH在5.2以下。在生长期间常浇水,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干旱。蚜虫和斑潜蝇插挂15张/hm黄板监测蚜虫和斑潜蝇,并根据害虫群体数量适量增加黄板数量,-在发生期喷施苦参碱、吡虫啉、啶虫、抗蚜威、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噻虫嗪等药剂2次~3次,对薯田蚜虫进行防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