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mri表现附10例报告
新隐窝性脑炎是由新隐菌性脑炎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颅内感染的。这是霉菌性脑炎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极易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其他脑膜炎相混淆,临床误诊率较高,误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足够的认识,但其转归与预后与是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密切相关,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本文收集我院自2001~2006年收治的经脑脊液检查证实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0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检查方法及检查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58岁,平均年龄33岁。10例均有头痛,头痛时伴有呕吐8例,发热4例,双眼失明1例,咳嗽、咳痰1例。病程最短为1周,最长为3个月。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检查均查见新型隐球菌。1例患者行CT引导下的左肺占位胸部穿刺活检术,病理证实为新型隐球菌感染。
2.MRI检查方法:扫描方法采用飞利浦Philips Gyroscan Inter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扫描序列包括T1WI(自旋回波SE序列)、T2WI(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FLAIR(压水序列)。层厚5 mm,层距1 mm。横轴位T1WI、T2WI及FLAIR序列,冠状位、矢状位T1WI。10例中有9例做了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剂量为0.2ml/kg,经肘静脉快速注入后行矢状位、横断位和冠状位T1WI扫描。
脑池软瞳病
MRI检查:10例中2例MRI平扫检查未见异常,其他8例检查(1)部位:8例患者中有6例病灶为多发,其中累及基底节区5例;脑叶4例;胼胝体2例;丘脑1例,顶叶中央后沟1例。3例伴有脑积水,脑室系统呈轻至中度扩张,以双侧侧脑室为主。另1例患者胸部CT检查发现左下肺占位,与邻近胸膜相连。(2)病灶形态:病灶呈片状、斑片状或斑点状表现。(3)病灶信号特点: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序列呈低或较高信号,部分病灶周围伴有水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表现:10例中9例患者进行了增强扫描,其中8例在增强扫描后均见不同程度的强化表现:呈结节状强化者3例;片状强化5例;2例部分脑沟、脑池软脑膜呈明显强化,其中有1例于MRI平扫检查未见异常,增强后部分脑沟、脑池软脑膜出现增厚、强化;1例基底节区病变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另1例MRI平扫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未进行增强扫描。
新型隐球性脑出血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
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中唯一致病的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鸽类、水果、奶类,存在于土壤和鸽粪中的隐球菌可随尘埃一起被吸入呼吸道而侵入体内。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于较普遍地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肿瘤化疗药物,使其发病率有增长趋势。临床呈亚急性或慢性过程,起病隐袭,一般先由呼吸道侵入肺部,然后由肺部感染经血循环播散,80%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常有头痛、恶心、呕吐、发热、颈强等,主要病理表现为脑膜炎、脑脓肿以及肉芽肿,由此引起的肉芽肿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极易造成误诊。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MRI可发现CT检查不能显示的小病变和轻度脑膜强化,另在病灶部位、范围、类型等方面均优于CT检查。总结本组病例MRI表现,主要有4种:(1)颅脑MRI平扫未发现异常,本组病例有2例即为此种表现,其中1例增强扫描脑沟及脑池呈线状强化表现,患者常见脑基底池软脑膜受累,临床表现为脑膜炎症状。(2)MRI表现为以双侧基底节区为主及额、颞、顶叶等的多发斑片状或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变呈片状强化或无明显强化,分析其病理基础系新型隐球菌所致脑动脉内膜炎症,引起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局灶性脑软化等。本组有5例为此种表现,其中1例左侧豆状核及左侧额叶出现上述表现,增强后基底池及桥前池亦出现软脑膜线状强化。(3)双侧大脑半球可见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病理基础为新型隐球菌性肉芽肿形成,本组有3例为此种表现,其中1例患者胸部检查发现左下肺占位,因此曾误诊为肺癌脑转移,后经穿刺活检术,病理证实为肺部新型隐球菌感染,经腰穿后脑脊液检查发现大量新型隐球菌得以确诊。(4)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中、晚期多可出现脑积水表现,MRI可见轻至中度对称性脑室扩张,分析原因系因脑膜炎性粘连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MRI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脑膜炎的表现相似,尤其是与结核性脑膜炎难以鉴别,而其脑脊液检查的结果与结核性脑膜炎亦相似,极易造成误诊。以下几点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1)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起病大多隐袭,呈亚急性或慢性过程,病程可长达几个月,临床表现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度青春视频网站营销策略分析.docx
- 2009年中国金属包装行业回顾与展望.docx
- 2011全国年货购物节扩大节日消费系列活动.docx
- 2014年第四全国年货购物节加强食品安全.docx
- 20种常见疼痛体验描述特点.docx
- 35crmoa微动疲劳特性及其微结构.docx
- c7神经移位经背侧入路椎管外吻合腰神经前根重建的应用解剖.docx
- dna疫苗在寄生虫病中的应用.docx
- 一种多缸液压迈步式扩孔刀头的设计.docx
- 一种多通滤波的电涡流传感器数据采集转速的方法.docx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