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方案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赤壁赋》教学方案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赤壁赋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3课时 授课地点 授课形式 讲授,诵读,练习 教材分析 《赤壁赋》属于文言散文。仕途失意的苏轼被贬黄州后,常常借游赏山水来排遣郁闷的心情,这篇千古传诵的文赋就是作者畅游赤壁时所作。本文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语言精美,结构紧凑。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普遍薄弱,教学经验告诉自己,一定要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作品,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感悟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怀和主客问答所揭示的哲理。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诵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归纳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素质目标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乐观超脱,积极向上。 教学重点 课文翻译,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作者简介—课文初读—课文翻译—课堂小结—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教法学法 学法 教法 认真听课,合作探究,练习,课外阅读 讲授,诵读,练习 教学环节 与资源 资源名称 对教学内容的支撑 作用 硬件资源 笔记本电脑、U盘 存储课件 多媒体投影仪 播放课件 软件资源 Office办公软件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延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备教法,预设教法,制定因材施教的方案 学生观看电视剧《苏东坡》第一集。 激发兴趣 为教学顺利进行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课中实施 ( 30 分钟)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题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是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赤壁赋。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四家”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三、写作背景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四、初读课文 五、课文翻译 第一段中的重点文言现象 既望:过了望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属(zhǔ):通“嘱”,劝酒。 歌:名作动,朗诵 少焉:不一会儿。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往,去。凌:越过。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浩浩乎:辽阔的样子。 遗世:脱离人世。 第二段中的重点文言现象: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扣:敲着。歌,名词活用为动词,唱歌。 空明: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渺渺:悠远的样子。 美人: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常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和(hè):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舞﹑泣:都是使动用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