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_T 1690.1-2012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 第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测定 硝酸法.pdf

SN_T 1690.1-2012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 第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测定 硝酸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690.1—2012代替 SN/T1690.1--2005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第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硝酸法含量的测定Analysis of new type textile fibre component-Part 1 : Determination of soybean protein composite fibre--Nitric acid2013-05-01实施2012-10-23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涂愿查真 SN/T 1690.1—2012前言本部分为SN/T1690《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本部分代替SN/T1690.1一2005《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第1部分大豆蛋白纤维》。本部分与SN/T1690.1-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修改了标准名称,将标准名称改为《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第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测定‧硝酸法》;删除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蚕丝、羊毛或其他动物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3%氢氧化钠法一(见2005版的第5章);珊除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氨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变性聚丙烯腈纤维和含氯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二甲基甲酰胺(DMF)法(见2005版的第6章);删除了大豆蛋白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75%(质量分数)硫酸法(见2005版的第7章);删除了大豆蛋白纤维与棉、苎麻、亚麻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甲酸/氯化锌法(方法1)(见2005版的8.1);删除了大豆蛋白纤维与棉、苎麻、亚麻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20%(质量分数)盐酸法(方法2)(见2005版的8.2);一删除了大豆蛋白纤维与粘胶和高湿模量纤维(莫代尔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20%(质量分数)盐酸法(见2005版的第9章);增加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聚酯、聚丙烯腈纤维、变性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测定硝酸法。删除了附录 A 和附录 B。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晓萍、杨娟、谢维斌、刘阳、吴雄英、吴俭俭、韩晶、王卫华、赵珊红、周建、李节丽。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T 1690. 1-2005。1 SN/T 1690.1-—2012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第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测定硝酸法警告: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 范围SN/T169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硝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乙烯醇复合)和棉、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改性聚丙烯睛纤维、粘胶纤维等二组分混合物中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乙烯醇复合)和棉、聚酯纤维、聚丙烯睛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等二组分混合物中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3原理用2:3(体积分数)硝酸溶液把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混合物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百分含量。4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4.1浓硝酸:20 ℃密度为1.40 g/mL。4.2浓氨水:20℃密度为0.880g/mL。4.32:3(体积分数)硝酸溶液:将400mL浓硝酸(4.1)缓慢加入6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4.4稀硝酸溶液:将10mL浓硝酸(4.1)缓慢加人900 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4.5稀氨水溶液:将100mL浓氨水(4.2)用蒸馏水稀释为总体积为1L,搅拌均勾。1 SN/T 1690.1—20125 设备5.1索氏萃取器:接收瓶250mL。5.2恒温水浴锅:能保持温度为70℃士2℃。5.3真空抽气泵。5. 4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2g或以上。5.5干燥烘箱:能保持温度为105℃士3℃。5.6干燥器:装有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