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假期在家如何面对家庭冲突,减少情绪失衡
“假期”这两个字,对于快节奏和内卷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无比温柔亲切的字眼,无论是学生党和上班族,都渴望暂时摆脱种种deadline的困扰,过上一段松弛的日子。
不过,也都很多调侃,即大学生放假回家前三天与父母相处爱意满满、母慈子孝,之后便是相互嫌弃、鸡飞狗跳。在爸妈眼里,大学生变成了唾懒觉、无厘头的网瘾青年or颓废青年。在爸妈的着急与唠叨中,小年轻们也会日益暴躁。
假期回家是考验家庭亲密关系的重要时刻,朝夕相处会让暂时冷却的冲突渐渐浮出水面,甚至火药味十足。
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从何而来呢?
(原因可能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点)
①你和父母对假期的期待有着巨大的反差:你希望放松、休息,缓解孤独感和压力感,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而父母却害怕你放松、失去积极向上的劲头。
②独立性冲突和角色转换困难:你在校期间习惯了自己去规划、解决问题,回家后没有从“独立自主的学生”角色转换成“成年的子女”角色;父母也没有从“未成年人子女的父母”转换为“成年子女的父母”角色,希望利用好假期这段“家教”黄金期。
③价值观念、生活节奏的差异:从学校回到家,仿佛是从一个时空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你已经不熟悉家乡的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规则,而父母也不太了解你,导致相互沟通困难。
④严重的家庭结构问题:你的原生家庭一直存在未解决的冲突,回家后可能再次被卷入其中。
01
如果没有严重的家庭结构问题,建议你积极跟爸妈进行沟通来实现相互理解、和平共处的目标。这与其他人际关系一样,需要换位思考。能够尊重并接纳人的多样性是大学生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们要学着接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差异,因为成长背景不同,在了解彼此时总有一些局限性。我们要放下过高的期待,接受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不能完完全全地理解我们,就像我们不会完完全全地理解他们一样。
试想,如果你作为父母,看到的孩子总是睡懒觉、刷手机,是否也会着急窝火、害怕孩子颓废了呢?其实父母不是找茬,而是担心你。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放心。
你可以尝试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代替发泄情绪。例如,你可以说:“亲爱的爸妈,现在我学习就业压力很大,平时在学校里都很忙,也挺心累的,好不容易放假回家,就是想暂时躺平休整一下,请放心吧,我有分寸!”说一些能让爸妈“把心放回肚子里的话”,安慰一下他们脆弱的心灵。
当然,只用“嘴巴说”可能并不奏效,还需要“实际行动”。你可以偶尔做一顿饭,打扫一下卫生,上上网课,读一本书,甚至假装做一下都可以。其实父母的需求很简单。他们看到你积极向上、有分寸、有目标、有计划的状态,就会打消疑虑。他们放心了,我们的日
子就会好过一点。
此外,随着成长与发展,每个人都会从家庭中长大、与家庭分离,与家庭保持联结但又成为独立自主的自我,这就是“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理想情况下,分化良好的个体,能够在“个人独立”和“照顾原生家庭”之间保持平衡;能够体验到家庭的亲密感,不会过度陷入家庭的情感纷争而失去自我成长的动力。
都说母爱是一场分离,其实父爱也是。也许爸妈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够慢慢接受我们要走向自我独立的事实。
02
如果你的家庭本身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假期回家会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心理失衡。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在理想的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都清晰明确,比如父母是权威人物,孩子是被照顾和引导的对象,每个成员都能平衡自我需求与群体需求;各个子系统(例如夫妻子系统、亲子子系统、兄弟姐妹子系统)有清晰的界限,孩子并不会过度卷入父母的情感纷争中去,父母也会给予孩子适度自主和自由;在遇到家庭危机时能够团结、灵活的应对。
家庭有角色混淆、界限不清、权力冲突、互动模式僵化混乱等问题,是孩子维持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
比如:
①爸妈对你的社交生活、学习选择等做出过多的规定和要求,他们越过了应有的界限,使你无法拥有个人的独立空间。
②爸爸常常忙于工作,妈妈常常感到孤单和无助,总是把你作为倾诉对象和情绪支持者,你变成了妈妈的“情绪配偶”,照顾弟弟妹妹,成为了“家长化的孩子”。
③你的弟弟总是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大哭大闹。父母为了让他停止哭闹,会满足他所有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弟弟是实际上的家庭控制者,家庭的层级结构被颠覆。
④爸爸花费过多精力照顾奶奶的情感需要,你和妈妈感到被忽视。你的家庭可能需要调整情感互动模式,使每个成员都感到被爱被关注。
⑤过于分散的家庭结构,例如情感疏离、缺乏沟通,可能使你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导致焦虑和抑郁。
失功能的家庭结构和互动方式会让我们陷入情绪和冲突的泥潭,难以实现“分离与个体化”,并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和意义。虽然一个人很难变家庭结构,但与家人相处时,我们可以反思并尝试理解家庭问题的根源,以及你在家庭中经常体验到的情绪。你依然可以有意识地走向自我独立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