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诗文言心怀天下之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教诗明志,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正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而诗词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也不外乎如此,须知学生的精神和灵魂的塑造,诗词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
??唐代柳宗元和宋代周敦颐曾明确提出“文者以明确也”、“文所以载道也。”元代郝经更为精辟地说明了文与道相生相克的整体性,他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总之,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诗词篇目,文质兼美,都存载着浓厚的国家意识。
??如《乡愁四韵》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能引起思念亲人,怀恋故土的共鸣。《离骚》给我们展现一个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为了追求美好的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海”的高洁形象。这一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和行为的示范。《春望》(杜甫)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理想。这些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诸如此类感人肺腑的优秀诗篇在古典诗词和现代诗篇中不胜枚举,它不但陶冶、净化着我们的灵魂,并且激励着我们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奋斗。
??诗教过程中,经典有着永恒的教育价值。潜心阅读一些经典作品,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长远的影响。白居易《苏州法华院石壁经碑》:“佛湟槃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多为承载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标志着古代文学光辉成就的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也有出自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戴望舒、冰心等人之手的典范作品。这些对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提高语文素质,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骈体写景抒情,用“衔远山,吞长江”使静景富于动态美;“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互文形式,借古仁人表明了自己的博大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概括了范仲淹一生追求的为人准则,是其忧国忧民的集中体现。作此文时,范与腾子京“同是天涯沦落人”,谪居他乡,却未见半句牢骚,唯现崇高胸怀。作品因高度凝练的概括,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成为千古绝唱,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献身。教学此文,引导学生对范仲淹的忧乐观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小树立报国之志,是十分有益的。而诸如此类的诗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数量很多,其教育功能和意义甚巨。
????当然,诗词教学落实国家意识教育,不能靠说教式的灌输,要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和品读过程中,与作者一起去创造,去获得真切的感悟体验。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因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感,然后才用一定的文辞(形式)表达出来;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则是由外而内,通过外部的艺术形式,获得对形象的具体感受,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诗词教学是一种精神活动,指导学生鉴赏诗词,要突出一个“入”字,就是要入眼、入脑、入心,要进入作者的思路,要进入语言文字传递的思想感情,进入诗人描绘的艺术境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