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00-2021碳排放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docx

DB35T 2000-2021碳排放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35.020 CCS L 70 福 建 省 地 35 方 标 准 DB35/T 2000—2021 碳排放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 Protocol for data communic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data public platform 2021 - 08 - 17 发布 2021 - 11 - 17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 DB35/T 2000—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平台架构 2 6 通讯协议 3 7 通讯架构 4 8 通讯接口 6 9 监测数据项编码 9 附录 A(规范性) 参数信息 10 附录 B(资料性) 数据传输代码示例 20 附录 C(规范性) 编码信息 33 参考文献 53 II DB35/T 200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1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厦门奥普拓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仁桂、吴孟辉、褚丹雷、姚进辉、陆青、王智苑、陈为晶、林荣捷。 1 DB35/T 2000—2021 碳排放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排放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的平台架构、通讯协议、通讯架构、通讯接口和监测数 据项编码。 本文件适用于排放单位的在线监测端设备与碳排放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传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 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18030 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 GB 32100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32151(所有部分)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JJF 1051 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60、GB/T 4754、GB 18030、GB 32100、GB/T 32150、GB/T 32151(所有部分)和JJF 105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 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来源:GB/T 32150—2015,3.1] 3.2 排放单位 organiz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来源:GB/T 32150—2015,3.2,有修改] 3.3 排放源 emission source 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的物理单元或过程。 [来源:GB/T 32150—2015,3.5,有修改] 2 DB35/T 2000—2021 3.4 全球变暖潜势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度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 系数。 [来源:GB/T 32150—2015,3.15,有修改] 3.5 碳排放数据 carbon emission data 与二氧化碳当量计算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3.6 碳排放数据中心 carbon emiss ion data center 接收、存储、处理和分析在线监测端设备上传的数据, 并将碳排放数据核算为二氧化碳当量的软件 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总称。 3.7 在线监测端设备 online monitoring terminal equipment 安装在排放单位, 用于采集、存储、处理碳排放数据, 并可通过通讯网络与碳排放数据中心进行数 据传输的设备。 3.8 碳排放数据公共平台 public platform of carbon emission data 由碳排放数据中心与排放单位在线监测端设备组成, 应用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