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试卷 七 年 级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诗言志”,诗歌承载着诗人高远的志向。曹操在《观沧海》中用“日月之行,①____;②____,若出其里”书写自己一统天下的志向。 “诗言情”,诗歌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感。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③____?④____”表达诗人思乡却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之情;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用“ ⑤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自己昂扬奋发、乐观豁达之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⑥___, ⑦___”道出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何当共剪西窗烛,⑧____”抒发自己思念亲人、渴望团聚之情。 诗文也富含哲思,正如《论语》中“⑨____,不亦君子乎?”,让我们明白了君子要有修养、胸怀宽广的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⑩____”则启示我们要培养学习的兴趣。 【答案】 ①. 若出其中 ②. 星汉灿烂 ③. 乡书何处达 ④. 归雁洛阳边 ⑤.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⑥. 夕阳西下 ⑦. 断肠人在天涯 ⑧.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⑨. 人不知而不愠 ⑩.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填空。 作答此题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根据情境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注意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雁、夕阳西下、愠”等字容易写错。 2.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漳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B. 能否团结一致是我们获得这场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 C. 她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谆谆教诲不时在我耳畔回荡。 D. 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南湖公园,母亲的心情格外舒畅。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语序不当,将“整治并排查”改为“排查并整治”。 B.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 C.搭配不当,“笑容”不能在“耳畔回荡”。可改为:她那和蔼可亲的笑容不时在眼前浮现,谆谆教诲不时在我耳畔回荡。 故选D。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答。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言语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我们吟诵春冬四季,游历山水八方,感受古今甲,了解中外文明。感受三月春风拂面,我们闻到了酝酿在空气中的泥土的气息;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有拈①轻怕重的态度;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行为科学家的乙;遥望缥miǎo ② 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丙;又可以走进自然,丙;还可以感受亲情,丙;更可以了解社会,丙。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_______(A.niān B.zhān) ②________(A.渺 B.缈)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__(A.传递 B.传承) 乙________(A.怪诞不经 B.丑态百出)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欣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世百态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③①②④ D. ②①④③ 【答案】(1) ①. A ②. B (2) ①. B ②. A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拈轻怕重:读音niān qīng pà zhòng,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故选A。 (2)缥缈:高远隐约,若隐若现的样子。缈,读作miǎo。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传递:传送;辗转递送。 传承:传递和继承。 甲处,根据“我们吟诵春冬四季,游历山水八方,感受古今甲,了解中外文明”语境,应是传递和继承之意,应使用“传承”。 故选B。 怪诞不经:古怪荒唐,不合常理。 丑态百出: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乙处,根据“我们见识了行为科学家的乙”语境,应是古怪荒唐,不合常理,应会使用“怪诞不经”。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排序。 空一,根据“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语境,“感受风云变幻”与之衔接紧密; 空二,根据“又可以走进自然”语境,“欣赏世间美景”与之衔接紧密; 空三,根据“还可以感受亲情”语境,“享受温暖盛宴”与之衔接紧密; 空四,根据“更可以了解社会”语境,“品味人世百态”与之衔接紧密; 因此排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C。 二、阅读(7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4.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了凡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读书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