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80例
尿失禁也称为尿失禁,包括尿失禁、尿失禁、膀胱结石和尿结石。前两种和后一种称为上尿结石和下尿结石。它是尿失禁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男女之比约为3∶1, 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可出现腰痛、血尿、尿路梗阻、肾积水、肾功能受损,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泌尿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目前治疗方法较多, 包括内科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各种内镜下碎石及外科手术取石。然而, 对于横径小于1 cm的结石,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满意, 患者也更乐于接受。2007年3月~2010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80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数据
1.1 分组及对应的资料
选取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外科病房和门诊的患者共326例,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腹部疼痛, 甚至绞痛或痠痛, 血尿或排尿不畅等。患者的结石大小均在1 cm以内 (1 cm以上建议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 。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 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 男133例, 女47例, 年龄20~64 (37.3±4.6) 岁;病程20天~5 (3.6±1.8) 年;肾结石59例, 输尿管结石74例, 膀胱结石36例, 尿道结石11例;单个结石156例, 多个结石24例。对照组146例, 男110例, 女36例, 年龄22~63 (40.1±3.2) 岁;病程30天~6 (3.8±1.7) 年;肾结石48例, 输尿管结石60例, 膀胱结石29例, 尿道结石9例;单个结石126例, 多个结石2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对照表现
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 患者有剧烈腰痛、腹痛, 难以忍受, 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同侧会阴及大腿内侧, 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2) 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3) 泌尿系平片或平扫CT、泌尿系彩超检查发现结石影像。
1.3 肾、尿连接部
(1) 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 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 (2) 结石横径1.0 cm, 纵径1.8 cm。 (3) 肾、输尿管连接部, 或结石远端输尿管无畸形、狭窄、梗阻及手术疤痕粘连等。 (4) 肾功能良好, 尤其患侧肾功能良好, 若患者有肾积水, 则肾积水程度需在中度以下。 (5)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 精神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锚点注射和肾绞痛
西药予抗感染、解痉、镇痛、补液、利尿等治疗。合并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或喹喏酮类抗生素控制感染, 根据患者体温和血、尿常规检查结果应用1周左右, 及时停药。肌肉注射山莨菪碱 (654-2) 10 mg, 肌肉注射黄体酮20 mg, 每日1次, 连用3~5天, 之后只用654-2片10 mg, 每日2次。对有典型的肾绞痛应立即对症治疗, 急性肾绞痛者, 予杜冷丁50~100 mg, 肌肉注射。嘱患者多饮水, 保证每日尿量2 000 ml以上, 每天自握拳头用力适中叩击患侧肾区, 由轻到重叩击10~15次, 最好能进行跑步、跳跃等活动。14天为1个疗程, 连用1~2个疗程。
2.2 车前子粉、养血颗粒、饮料
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基本方: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各30 g, 石韦10 g, 萹蓄10 g, 瞿麦10 g, 滑石20 g (包煎) , 芒硝6 g, 车前子15 g (包煎) , 牛膝10 g, 杜仲15 g, 川续断15 g, 补骨脂15 g。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 以加强膀胱气化功能;阴液耗伤者加六味地黄丸;血尿者加白茅根、茜根;腰腹绞痛甚者加延胡索、白芍、甘草;尿急、尿痛、尿道灼热者加蒲公英、黄柏;结石体积较大者加穿山甲、皂角刺。每日1剂, 复煎, 分早、中、晚3次口服, 每次300 ml, 并大量饮水。14天为1个疗程, 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
3 结果
3.1 结石消失或部位下降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结石排出, 症状消失, B超或X线摄片示结石消失。好转:症状改善, B超或X线摄片示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 B超或X线检查结石无变化。
3.2 治疗效果
4 涉及无痛苦、不稳定因素的治疗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是由多种原因所促成的, 如自然和社会环境、先天和后天的差异, 包括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所患疾病等。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和畸形等也可促进结石的生长。尿液中化学成分改变, 草酸盐结晶形成可致本病。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饱和状态, 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存在, 是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肾、输尿管结石可发生肾绞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