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领会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重点难点 1 、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是教学的重点。 2 、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是重点。 教学设计 计划用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颗璀璨的明星。唐朝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仅记录了那个 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 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而这方面,李白的贡献是最大的。 二、作者介绍 李白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 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 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 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 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 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 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 )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 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 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 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就连他的出生和逝 去也染上神奇色彩。传说他的母亲“梦长庚星而诞”,又说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在人们心里李白并没有死去,只是去追赶他所喜欢的月亮了。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 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风流倜傥。 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 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 的不满和反抗。 三、播放录像,指导朗读。 这首诗形式错落,屈伸自如,语言富有自然节奏感,朗读时应有意识地注意语感流动,把 握语言的节奏、音调、情态和诗人感情的巧妙配合。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用三个“天” 字,很能加强气势。主体是七言,夹用几句五言,就足以使诗的节律灵活多变,足以显示那 种轻快、欢愉的心情,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著谢公屐,身云梯。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等。在诗的情景、节奏到了紧张、急迫时,就改用四言。如“列缺霹雳,丘峦崩 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无不声情一致,情随声出。写洞天之中幻景,形象既取材于 《楚 辞九歌》,语言也就出现以“兮”字为特征的骚体句法。诗通常多为两句配合,双句押韵。本 诗基本如此,但结尾时却出现“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三句全 押以单数配合的特殊情况。这种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显示诗人内心情绪的激动不平。 全诗有两句用九字句:一是“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恰好借长句表现神仙纷至沓来的景象, 句中用了“之”“兮”“而”等虚词,又使节奏舒缓;另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用以表达 诗人毅然不顾的昂扬态势。 四、诗歌的结构: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这里用“瀛洲”陪衬“天 姥”,句中一“信”一“或”,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下面直接写天姥山的山势,用“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 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 难道不能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吗?这就是入梦之由。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梦中奇景。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这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梦”字点题,既交代 了“梦”的所由,也申述了“梦”之所向。 接着便写梦境。诗人在月光照耀下,一夜飞到了剡溪,清水荡漾,山猿啼鸣,景象清幽, 这是第一梦景。这里是古诗人谢灵运住宿的地方。于是,穿上谢公特制的登山林屐,登临连 接青云的石阶,在半山腰观日出,又听到天空的天鸡叫,景色壮观,令人心醉,这就点明了 梦游的时间是从朋夜到拂晓,景色由清幽到壮美,此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