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习题答案
【篇一:离散数学及其应用(课后习题)】
出下列命题是原子命题还是复合命题。 (3)大雁北回,春天来了。
(4)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5)张三和李四在吵架。 解:(3)和(4)是复合命题,(5)是原子命题。
习题 1.2
指出下列命题的真值:
(1)若 2?2?4,则太阳从西方升起。 解:该命题真值为 t(因为命题的前件为假)。 (3)胎生动物当且仅当是哺乳动物。
解:该命题真值为 f(如鸭嘴兽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胎生动物)。
令 p:天气好。q:我去公园。请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2)只要天气好,我就去公园。 (3)只有天气好,我才去公园。 (6)天气好,我去公园。 解:(2)p?q。 (3)q?p。 (6)p?q。
习题 1.3
2.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句中括号内提示的是相应的原子命题的符号表示): (1)我去新华书店(p),仅当我有时间(q)。 (3)只要努力学习(p),成绩就会好的(q)。 (6)我今天进城(p), 除非下雨(q)。 (10)人不犯我(p),我不犯人(q);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解:(1)p?q。 (3)p?q。 (6)?q?p。
(10)(?p??q)?(p?q)。习题 1.4
写出下列公式的真值表: (2)p?(q?r)。解:该公式的真值表如下表:
证明下列等价公式:
(2)(p?q)??(p?q)??(p?q)。 证明:
?(p?q)??((p?q)?(?p??q))??(p?q)??(?p??q))??(p?q)?(p?q) ?(p
?q)??(p?q)
(4)(p?q)?(p?r)?p?(q?r)。 证明:
(p?q)?(p?r)?(?p?q)?(?p?r)??p?(q?r)?p?(q?r)
甲、乙、丙、丁 4 人参加考试后,有人问他们谁的成绩最好,甲说,不是我。乙说:是丁。丙说:是乙。丁说:不是我。已知 4 个人的回答只有一个人符合实际,问成绩最好的是谁?
解:设 a:甲成绩最好。b:乙成绩最好。c:丙成绩最好。d:丁成绩最好。四个人所说的命题分别用 p、q、r、s 表示,则
p??a;q??a??b??c?d;r??a?b??c??d;s??d。则只有一人符合实际的命题 k 符号化为
k?(p??q??r??s)?(?p?q??r??s)?(?p??q?r??s)?(?p??q??r?s)
p??q??r??s??a??(?a??b??c?d)??(?a?b??c??d)?d ??a?(a?b
?c??d)?(a??b?c?d)?d ?(?a?d)?(a?b?c??d)?(a??b?c?d) (?a?c?d)?0;
同理,
?p?q??r??s?a??a??b??c?d??(?a?b??c??d)?d?0; ?p??q?r??
s?a??(?a??b??c?d)??a?b??c??d?d?0; ?p??q??r?s?a??(?a?
?b??c?d)??(?a?b??c??d)??d ?a?(a?b?c??d)?(a??b?c?d)??d
?a??d.
所以,当 k 为真时,a??d 为真,即甲的成绩最好。习题 1.5
2. 证明下列各蕴含式:
(3)p?(q?r)?(p?q)?(p?r)。 证明:
方法一:真值表法(列出命题公式(p?(q?r))?((p?q)?(p?r))的真值 表)。
方法二:等值演算法
(p?(q?r))?((p?q)?(p?r))??(p?(q?r))?((p?q)?(p?r))??(?p?(?q?r))
??(?p?q)?(?p?r)?(p?q??r)?(p??q)?(?p?r)
?(p?q??r)?((p??p?r)?(?q??p?r))?(p?q??r)?(?q??p?r)
?(p??q??p?r)?(q??q??p?r)?(?r??q??p?r)?1.
方法三:分析法
(1)直接分析法:若前件 p?(q?r)为真,分两种情况:
(i)p 为假,则 p?q 为真,p?r 为真,(p?q)?(p?r)为真。
(ii)p 为真,则 q?r 为真,此时若 q 为真,则 r 为真,则 p?q 为真,p?r 为
真,(p?q)?(p?r)为真;若 q 为假,则 p?r 为假,(p?q)?(p?r)为真。综上,若前件为真,后件必为真,故该蕴含式成立。 (2)间接分析法:若后件(p?q)?(p?r)为假,则 p?q 为真,p?r 为假。由
p?r 为假可知,p 为真,r 为假。再由 p?q 可知,q 为真。此时 q?r
为假,
p?(q?r)为假,即前件为假。故蕴含式成立。
5. 叙述下列各个命题的逆换式和逆反式,并以符号写出。 (1)如果下雨,我不去。 解:设 p:天下雨。q:我去。
逆换式:如果我不去,天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