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机械通风式笼养鸡舍内外颗粒物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
郭 丽 王 春 马淑丽 陈东辉 佟 金 任丽丽
(1.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长春 130022; 2.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22)
0 引言
根据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将其分为TSP(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0 μm)、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 μm)、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 μm),其中PM10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体内,PM2.5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肺泡中[1]。不同粒径的颗粒物通过呼吸可以进入呼吸道的不同部位,进而引发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2]。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颗粒物会引起心脏和肺部有关疾病[3]。进入到人体呼吸系统的颗粒物会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并增加患哮喘、血管炎症、肺癌和心脏疾病的危险[4]。
图1 鸡舍结构及舍内、外监测点示意图(未按比例)Fig.1 Schematic diagrams of monitoring loca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laying hen house(not to scale)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养殖过程中会向周围环境释放大量的颗粒污染物[5],不但对畜禽的活动和生产性能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畜禽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6]。畜禽舍内的颗粒物浓度是其他室内颗粒物浓度的10到100倍,且畜禽舍内颗粒物表面会吸附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7-8]。在相同颗粒物浓度条件下,畜禽舍颗粒物对人畜的危害更大[9]。进入到动物体内的颗粒物携带有各种病原体、真菌等能够发生反应,刺激呼吸道或引发炎症[10-11]。对于畜禽舍内颗粒物,一般采用通风系统控制,将其排放到舍饲周边的环境中[12],颗粒物可随着空气传播到周围5 km左右的范围内[13],会导致能见度降低,造成植物应激和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植物、森林和陆地生态系统[14]。畜禽舍排放的颗粒物吸附大量的氨气,可形成次级颗粒物,是大气中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15]。而且,排到舍外的颗粒物不仅其自身会产生危害,而且还携带舍内的气味及传播细菌,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16-17]。
对畜禽舍内颗粒物浓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畜禽舍内颗粒物浓度不尽相同,除此之外,同一畜禽舍内颗粒物浓度还与畜禽种类、通风、昼夜和季节变化、饲养条件等因素有关[18]。而排到畜禽舍外的颗粒物浓度不仅与舍内颗粒物浓度有关,而且还随着禽舍类型、舍内外环境、通风方式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19]。畜禽养殖过程中排放出的PM10占总排放量的8%,初级PM2.5仅占PM2.5总排放量的4%[20]。为了保护畜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保障居民和动物的健康,畜禽舍内及其排放到舍外的的颗粒物浓度必须受到关注[21]。
国内关于畜禽舍内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畜禽种类及类型的颗粒物浓度研究[22-25]上,关于畜禽舍外环境的研究集中在畜禽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及其扩散研究[26-27]上,对舍内颗粒物在周围环境中的扩散以及影响研究有限。本文以夏季机械通风式笼养蛋鸡舍内外颗粒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风机将舍内颗粒物排放到舍外,监测舍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并分析颗粒物的传播规律,以期为笼养蛋鸡舍外颗粒物的逸散控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 试验和方法
1.1 试验场地概况
试验场地在长春市郊区某笼养蛋鸡养殖场。试验鸡舍为育成鸡舍,鸡舍长53 m,宽10 m,高3 m,鸡舍平面图如图1所示。鸡舍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东墙设有一个前门和2个湿帘,西墙设有4台风机,南墙开设有一个后门和17个窗户,北墙开有19个窗户。监测开始时鸡舍内的“海兰褐”蛋鸡鸡龄为60 d,蛋鸡数量为8 000只左右。饲养方式为层叠笼养(共3层)。每天喂料2次,时间分别为10:00—10:30、16:00—16:30,饲料是该公司自加工配比。鸡舍采用乳头式饮水器,夏季采用湿帘保持鸡舍内的温湿度(当舍内温度高于31℃时开启),由于监测试验在夏季进行,因此湿帘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1.2 监测时间和内容
监测试验在2016年7—8月进行,每月中下旬选取微风晴朗的天气(为减小舍外周边环境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为期6 d的监测。据相关研究表明,鸡舍内白天颗粒物浓度高于晚上,且此时间段内发生的各种舍内作业亦会影响舍内颗粒物浓度变化[28],选取10:00—16:00作为监测时间段,因为此时间段试验鸡舍的喂食和工作人员的其他作业均在进行,且此时间段内风机(DS-1380型,通风量35 000 m3/h)全部处于开启状态。温湿度是影响颗粒物浓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在颗粒物浓度监测点处同时监测舍内外温湿度;此外,由于颗粒物粒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就越深,对人体的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