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棱角性和级配关系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机制砂棱角性和级配关系研究 ? ? 伍 川 (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1 引 言 目前国内关于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已有很多,相关研究表明,随着高性能减水剂技术及粉煤灰等掺和料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的发展,当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在合理范围内(约7%~10%)时,配制出的高标号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均满足要求。但目前机制砂的应用仍主要局限于中低标号混凝土中,在高标号混凝土中应用很少,且多与天然砂混合使用。 机制砂代替河砂作为细集料配制混凝土,除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有明显影响外,机制砂棱角性较强、级配偏粗也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关于机制砂棱角性、级配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尚少,有研究通过配制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确定了一个机制砂全级配标准,该全级配从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角度出发,将Ⅰ、Ⅱ区混合。细集料级配显著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因此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需细集料的细度模数,砂越细(细度模数越小),提高混凝土工作性的细颗粒越多,通过0.3 mm、0.15 mm筛的砂对于混凝土的工作性、抹面和泌水较重要,因此,需要足够的细集料维持良好的黏聚性和塑性。对于河砂混凝土,要求通过0.3 mm至少应达到15%,而通过0.15 mm大于3%;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由于胶凝材料用量较大,拌合物中有保持足够黏度的细粉料(矿物掺和料),故砂中粉细料应尽量少,最好的砂要求0.6 mm筛的累计筛余大于70%,0.3 mm筛的累计筛余为85%~95%,而0.15 mm筛的累计筛余大于98%。也有研究表明,砂的细度模数约等于3.0时,混凝土工作性最好,抗压强度最高。为规范和推广机制砂在高标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机制砂棱角性、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 机制砂棱角性研究 2.1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方法 (1)美国标准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方法 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研究中强调细集料棱角性指标的重要性,提出了标准的试验方法—AASHTO TP33(“细集料未压实空隙率方法”)。该法将干燥的细集料试样通过一个标准漏斗漏入一个经标定的圆筒,以细集料的空隙率反映棱角性,空隙率越大,意味着细集料的内摩擦角越大、表面构造越粗糙。 在AASHTO TP33方法中,规定了三种测定棱角性的试验方法。 A方法:有下列级配组成:2.36~1.18 mm 44 g、1.18~0.60 mm 57 g、0.60~0.30 mm 72 g、0.30~0.15 mm 17 g。试样质量合计190 g,按照上述质量混合在一起进行空隙率的测定。 B方法:试样是用2.36~1.18 mm、1.18~0.60 mm、0.60~0.30mm 三组试样分别取190 g进行试验,棱角性由三个空隙率的平均值表示。 C方法:取190 g经4.75 mm筛过筛的试样进行试验。该方法所用试样不需预先用水清洗。 (2)法国标准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方法 法国AFNOR NF P 18-564/1981采用了细集料的流值试验评价其棱角性。该方法是将过筛后的1 000 g干燥集料通过一个标准漏斗,漏入一个圆筒,以细集料的流出时间作为其棱角性评价指标。漏斗流出孔有12 mm和16 mm两种,并按照最大粒径的不同分别选择2.36 mm或4.75 mm的标准筛过筛。 (3)我国标准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方法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中关于细集料棱角性的评定有细集料棱角性试验(间隙率法)(T0344-2000)和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T0345-2005)两种方法。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间隙率法)(T0344-2000),按照最大粒径的不同选择2.36 mm或4.75 mm的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最大粒径的部分,然后将细集料清洗后用0.075 mm筛过筛,取筛上部分按AASHTO TP33法中C组试样的方法进行试验。T0344与C法类似,不同的是T0344要求清洗掉0.075 mm以下的部分。我国相关规范中没有关于未压实空隙率的技术要求。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T0345-2005),试验方法与法国AFNOR NF P 18-564/1981的方法相近,不同是的T0345-2005为按照一定体积取样,而AFNORNF P 18-564/1981为按照一定质量取样。 本试验采用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T0345-2005),分粒径测定机制砂棱角性时采用Φ12 mm漏斗。 2.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为对比不同岩性机制砂棱角性,本试验选取河砂、石灰岩机制砂、花岗岩机制砂、玄武岩机制砂四种细集料。试验步骤如下。 (1)对四种细集料进行水洗,洗去0.075 mm以下粉料; (2)对四种细集料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