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去枝与留枝育苗及造林效果分析
?
?
林喜金
(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 350400)
木麻黄(Casuarinaspp.)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具有速生、抗风、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和生物固氮等良好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广泛应用于热带和亚热带沿海防护林建设,是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等重要资源[1],我国引种地区主要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沿海以及南海诸岛,浙江南部的温州也有栽培[2]。经过几十年研究,我国在木麻黄引种、繁殖、选育和造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3-8]。50年代以来,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营造了约100万hm2的木麻黄防风固沙林,形成了数千公里的“绿色长城”[9]。通过生产和实践,木麻黄在防风固沙、抗击台风、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农业稳产、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去枝与留枝培育的苗木质量存在差异,木麻黄无性系的去枝和留枝育苗生长及造林后的表现情况亦有显著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选育的木麻黄优良无性系P10-33(闽平2号)、A13。
1.2 试验方法
1.2.1 小枝水培苗培育 2011年6—7月,选择木麻黄优良无性系P10-33、A13 1年生幼树,在中上部采摘发育良好、健壮饱满的的小枝,带回室内摘取去枝和留枝(分叉小枝)。去枝培养穗剪取:把枝条的顶部对齐,用剪刀截取末梢13 cm左右的长度,不留侧枝;留枝培养穗剪取:枝条顶部对齐、侧枝保留,截取15 cm左右的长度。去枝、留枝小枝各自剪切后,浸入盛有50×10-6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中,深度2~3 cm,24 h后用清水冲洗基部,置于装有清水的玻璃杯内,并在太阳光下直射水培,每杯300根小枝为1个处理,5次重复。每天早晨换清水1次,7 d左右出根,根长1 cm左右即可将小苗移植于装有营养土的营养袋中,营养土要盖过小苗基部根际1 cm左右[10],及时浇透水,早晚各浇1次,15 d后视雨水干湿情况而定。25 d后统计小枝的生根数量,容器苗成活后5个月调查成活率、地径、苗高。
1.2.2 去枝和留枝容器大苗造林 2012年5月在平潭县马腿村1林班14-150小班对去枝和留枝容器大苗造林对比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株行距2 m×2 m,4个处理为:木麻黄无性系P10-33去枝、P10-33留枝、A13去枝、A13留枝,每处理5次重复,每次处理200株。造林3 a后调查保存率、胸径、树高。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去枝、留枝生根率比较
木麻黄无性系P10-33和A13的去枝穗、留枝穗生根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去枝穗与留枝穗的生根率差异不明显,经过水培25 d后,P10-33和A13的去枝、留枝生根率均值都在88%以上,总体出根表现良好,各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表1 木麻黄无性系去枝穗容器苗、留枝穗容器苗出根情况
2.2 木麻黄去枝和留枝容器苗生长情况
表2 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去枝穗容器苗、留枝穗容器苗生长情况
由表2可知,木麻黄去枝穗容器苗、留枝穗容器苗生长5个月后,地径、苗高及成活率有显著性差异,木麻黄无性系P10-33和A13留枝穗容器苗的地径均值在0.55 cm以上,去枝穗容器苗则不超过0.4 cm;留枝穗容器苗的苗高为0.5 m,而去枝穗容器苗仅为0.35 m;留枝穗容器苗成活率达89%及以上,去枝穗容器苗在81%及以下。总体上看来,留枝穗容器苗的地径、苗高、成活率均优于去枝容器苗,且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木麻黄无性系P10-33和A13的留枝穗容器苗的生长情况没有显著差异,去枝容器苗同样差异不显著。
2.3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去枝穗容器苗和留枝穗容器苗大苗造林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去枝穗容器苗、留枝穗容器苗培育的大苗造林后的林木胸径、树高、保存率等有显著差异(表3),木麻黄留枝穗容器苗造林的林分生长情况优于去枝穗容器苗,留枝穗容器苗造林3 a时的胸径在3.20 cm及以上,去枝穗容器苗则不超过3 cm,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留枝穗容器苗造林的树高表现同样由于去枝穗容器苗,有显著差异;保存率方面,留枝穗容器苗造林的林分保存率在93%左右,去枝穗容器苗的则低于83%,两者差异极显著。对比两个优良无性系的留枝穗容器苗造林林分,其各项生长指标差别不大,没有显著差异。
表3 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去枝穗容器苗、留枝穗容器苗造林后生长情况
3 小结
留枝穗容器苗与去枝穗容器苗水培苗的生根率差别不大,但是容器苗的地径、苗高、成活率等指标,留枝穗容器苗表现优于去枝穗容器苗,且差异极显著;留枝穗容器造林3 a后的胸径、树高、保存率也均优于去枝穗容器造林,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无性系的留枝穗容器苗处理之间、去枝穗容器苗处理之间,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可见,留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学生数学典型错题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pdf VIP
- G100G150E150激光器中文用户使用指南.pdf VIP
- 《安全系统工程(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具身智能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与挑战.docx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知识梳理复习题》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pptx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梳理复习题》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pptx VIP
- 武冷双机双级螺杆式压缩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习作:______让生活更美好》课件.pptx VIP
- 《江苏省 JGT046-2016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 新《公司法》修订要点解读.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